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十三章 皇帝身邊插間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三章 皇帝身邊插間諜 (3 / 3)

如此關鍵時刻,需要提醒媚娘,夾著尾巴做人。一路無限遐想,走到三清殿外,不禁停住腳步。良久後搖搖頭,還是不要說了,最近這段時間,賀蘭氏很囂張,她的心情很糟。

宦官王伏勝說,她整天唉聲嘆氣,飯量越來越少,整個人都消瘦了。這些糟心事,如果告訴她,只是徒增煩惱。報喜不報憂,只說雪兔祥瑞,讓她開心片刻。

宮牆正門兩側,四個衛士站崗,身軀挺拔如松。身穿明光鎧甲,左手握橫刀柄,右手持偃月刀。昂首挺胸提臀,雙眼目不斜視,如同電線杆子,看著頗具威嚴。

他們是禁軍士兵,幾個月的訓練,真像那麼回事。武康揹著雙手,邁八字步過去,逐個打量他們。停在士兵身前,居高臨下望著,沉吟片刻問話:“你是右羽林軍,董超校尉麾下,羽林士劉大夏?”

羽林紋絲未動,話語鏗鏘有力:回教官的話,某正是大夏。

武康露出微笑,拍拍他的肩膀,大搖大擺進門。他的記性很好,兩千羽林衛士,都能叫出名字。因為平易近人,眾羽林衛對他,也是頗為尊重。

走進宮牆院門,並不進入大殿,在涼亭裡等待。大概過了兩刻,儀仗有了動作,皇后走出殿門。遠遠發現武康,示意儀仗離開。心腹宦官王伏勝,心腹宮人八兩,還有個老道士,陪她來到亭中。

武康暗暗嘆息,可憐的媚娘啊,確實憔悴很多,眉心佈滿惆悵,鳳眼帶著愁緒。看向那個道人,顎下長髯及胸,右手拿著拂塵,有些仙風道骨。心中閃過怪異,這個老神棍,為何在這裡?

記得半個月前,袁公瑜被貶時,自己城外送行,爺倆開誠佈公。等到談話結束,婺營總管錢順,與路人起衝突。路人隊的管事,坐著八抬竹轎,正是眼前道人。

至於衝突原因,對方太過囂張,說好狗不擋道,讓婺營衛士滾開。錢順直接拔刀,對方馬上認慫,道人親自道歉。因為公瑜勸解,武康不想惹事,甚至沒有傍邊。

可這並不代表,會輕易放過他。在我媳婦面前,還敢如此囂張,整不死你丫的。回到長安城後,派趙聲去調查,哪知見了鬼了。婺營倭營出動,找不到那夥人,原來躲在宮裡,怪不得消失了。

姊弟打過招呼,媚娘介紹道人:“這是行真道長,法號道衍真人,潞州秦山修行。精通養生之道,潞州都督舉薦,聖人詔其進宮,任命三清殿令。康郎你猜猜,道長今年貴庚?”

這誰猜得到啊,武康興趣缺缺,掛上職業微笑,與中年道人見禮。懶得多費腦子,扶著媚娘坐下,隨便敷衍著:“道長鬚發皆黑,臉色紅潤健康,不過天命之年。”

媚娘扯出笑意,輕輕的搖頭,示意道人入座。道人躬身謝禮,舉止端莊大方,聲音沙啞磁性:“好叫將軍知曉,貧道今年的歲數,恰好期頤之內。”

你說什麼玩意,今年一百週歲,忽悠二傻子呢,你是張三丰嗎?武康呵呵幾聲,仔細打量著他,最多四十五歲。媚娘撇撇嘴,溫和提醒他:“道長擅長養生,才會百歲童顏,韓王親筆舉薦,絕對不會差的。”

武康職業微笑,笑容突然僵硬,嗅到陰謀氣息。好像潞州都督,是韓王李元嘉,當初他和李勣,去婺州押我進京。李九的心腹親王,我的左奉宸大將軍,就是接替他的。

兩個兒子早夭,其三子李撰,爵封黃國公。黃國夫人薛氏,是河東郡夫人的,侄女或者侄孫。薛氏正在倒武,道士又是騙子,出現太過巧合,不難惹人懷疑。心思電轉間,皮笑肉不笑:“請問道長貴姓?”

道人回答姓郭,武康笑意更濃,全名郭行真啊。依稀記得史書,上官儀密謀廢后,好像有個姓郭的,也被牽涉其中。收集的情報中,沒發現姓郭的,難道是這個人?

笑容更加詭異,指著亭外梧桐:“阿姊想不想知道,如何得知樹齡,我有辦法測試。只要鋸開梧桐,樹幹會有圓圈,稱之為年輪。樹木每長一歲,就會多道年輪,年輪就是樹齡。”

餘光掃郭行真,煞有介事道:“在人的脊柱上,也有類似年輪。只要取下脊柱,也用鋸子鋸開,就能確定年齡。如果阿姊不信,先鋸棵樹檢視,如果所言不虛,咱們再鋸人吧。”

氣氛陡然壓抑,郭行真的眼中,慌亂轉瞬而逝。武康敏銳捕捉,此刻萬分篤定,他沒有一百歲,就是個大騙子。那也就是說,他和薛家有關,隸屬廢后集團,王八蓋子的...

媚娘翻起白眼,抬手敲他額頭,話語滿是寵溺:“別對道長無禮,也別胡說八道,就算樹有年輪,也與活人無關。我從沒聽說過,脊柱裡有紋路,以後不許胡說。”

武康渾不在意,準備插科打諢,餘光無意掃視,陡然偏過頭去。魏國夫人賀蘭,領著大隊宮人,緩緩走向這邊。懷中抱著木籠,籠子裡關著的,正是那對白兔。

媚娘臉色驟變,登時咬緊牙關,賀蘭氏好囂張,是來炫耀的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