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三章 順手算計趙道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順手算計趙道興 (3 / 3)

伙頭兵都懵了,這個高冷將軍,突然接地氣,讓人不適應。也都不敢多說,去伙房外忙碌,隨時準備看熱鬧。道興馬上行動,悄悄拿出枝葉,紛紛投進灶臺。

燒完所有證據,確定沒有遺漏,一直緊繃的心絃,終於得到舒緩。伙房烏煙瘴氣,嗆的他受不了,捂著嘴跑出去。摁著膝蓋咳嗽,很快咳出眼淚,模樣十分狼狽。

伙頭兵不敢笑,心裡憋的難受,趕緊接手伙房。道興呆在外面,回想剛才場景,心中滿是後悔。誠如武康所言,先父是前隋將軍,我屬於關隴門閥。因為看不起他,所以故意刁難,導致落下把柄。

那可恨的柏樹,只要砍掉樹枝,不會重新發芽。斷口永遠存在,意味這個把柄,永遠被他掌握。冥思苦想許久,最終無奈嘆氣。雖然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受他制約。

只是他太陰險,太心狠手辣,滿朝文武百官,都稱其為毒蛇。躲在草叢暗處,完美掩護自己,輕易不會出手,出手一擊必殺。所以大小官員,包括茅坑御史,都不願招惹他。

敢扳長孫無忌,敢殺十萬戰俘,敢害當朝宰相,一般人做不到的。心中打定主意,以後敬而遠之。不到萬不得已,不與他有糾葛,也不與他為敵。

再去伙房巡視,見士兵很正常,也不多說什麼。回到自己營帳,親衛送來晚飯,隨便扒拉幾口。然後包裹飯菜,以巡視為藉口,領著心腹出門。

在新城墓殿外,命令心腹守門,去給武康送飯。來到殿祠門外,突聽嗚咽哭聲,不禁停下腳步。凝神仔細傾聽,聲音如泣如訴,在靜謐墓殿裡,顯得十分壓抑。真的不敢相信,大唐鐵血殺神,心底也有柔軟。

他說的不錯,人都有弱點,而他的弱點,是太重親情。這也不是弱點,官員明爭暗鬥,不能禍及家人,此乃官場規則。如果違反規則,會被群起而攻,因為誰都有家人,都不想牽連家人。

此時悔意更甚,這步棋走的臭,當時應該幫忙。新城公主受寵,是聖人的胞妹。以皇后禮下葬,大唐開國以來,此乃絕無僅有。我若放行武康,就算聖人知曉,也不會怪罪,甚至有嘉賞。

想到這裡,無奈嘆息,輕輕敲門:“長公主已去,請節哀順變。我帶了飯食,放在臺階上,請將軍保重。我會留下親衛,若有什麼需求,請儘管吩咐。”

殿內沒有回應,嗚咽仍在繼續,道興搖頭惋惜。離開新城墓殿,收起殿門鑰匙,留下兩名親衛。快步回到營房,準備筆墨紙硯,今日所見所聞,全部寫入奏章。

寫完放筆沉思,良久攤開白紙,開始書寫信函。寫到一半,團起白紙,扔進紙簍。重新再寫,徹夜未眠,毀紙無數。終在早飯之前,寫好那封密信,用火漆密封。

喊心腹親衛,壓低聲音交代:“吃完早飯啟程,去麟遊萬年宮。先把這封信,交給楚國夫人,告知武康下落,請其轉交皇后。然後去萬年宮,呈上我的奏疏,不要搞亂順序。”

親衛應諾離開,還沒邁出門檻,又被道興喊住。再次奮筆疾書,寫出兩封書信,遞到親衛手裡:“再把這兩封信,給左千牛崔知溫,左金吾權善才。”

摯友崔知溫,是左千牛衛士,在左奉辰效力。出身清河崔氏,據說與楚國夫人,還有遠房親戚。以知溫的謹慎,肯定了解武康,找他打探準沒錯。

而摯友權善才,能被武康稱讚,必有真才實學。上次東都洛陽,我們執行任務,與他不期而遇。事後權善長奉命,監視婺營親衛,想必他的手上,也有詳細資料。

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掌握足夠資料,確定危險程度,選擇是否交往。很快打定主意,發現親衛未動,於是皺眉詢問:“杵在這做什麼,為何不去送信?”

親衛很尷尬,小聲提醒他:“郎君可能忘了,今年正月下旬,崔先生被調動,任靈州都督府司馬。好像去年開始,党項人屢犯靈州,聖人詔令權將軍,率衛士支援靈州。”

趙道興也尷尬,捂嘴乾咳幾聲,收回兩封書信,打發親衛離開。感覺有些意思,最要好的朋友,竟然聚會靈州。知溫足智多謀,善才能征善戰,還能聽人勸諫。他們精誠合作,打垮党項蠻人,絕對不成問題。

吃完早飯後,交代完軍務,算袋裡裝麥飯,再給武康送去。來到新城墓殿,又是喟然嘆息,昨晚送的飯食,原封不動放著。躡手躡腳靠進,沒有聽到哭聲,把麥飯放臺階,端著舊飯離開。

如此兩天以後,趙道興坐不住了。墓殿裡的武康,三天滴米未進,不會有意外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