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第五十三章 猜測預言皆應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三章 猜測預言皆應驗 (3 / 3)

曾聽老師說過,雅相擔任大將,從不推薦親戚、故吏從軍,而是讓朝廷補授。他常常對人說,官職不論大小,都是國家公器,豈可私相受用。賣官鬻爵的李義府,應該像他學習啊。

李九賜諡號敬,追贈荊州都督,同時罷朝三日,命令百官哭喪。去他的靈堂前,哭著朗誦悼詞,緬懷任老先生。武康找到楊炯,給兩貫潤筆費,請他操刀寫詞。

不禁暗自慶幸,同僚們都知道,我的文才不高,找人代寫祭文,誰都不會在意。當初穿越大唐,若走剽竊路線,此刻肯定露餡。能寫千古名篇,卻不能寫祭文,忽悠二傻子嗎。

雅相喪事結束,又有噩耗傳來:沃沮道大總管,左驍衛將軍,白州刺史龐孝泰,戰死在平壤蛇水。龐孝泰老將軍,他十三個兒子,五千白州衛士,全部以身殉國。

昔日在顏賓樓,武康和行儉預測,此刻得到應驗。李淳風的預言,也全部應驗了,兩員大將死遼東。契苾何力班師,任雅相病逝,龐孝泰戰死。剩下劉伯英將軍,已然獨木難支,北線土崩瓦解。

而上個月初六,豬隊友新羅人,才把軍糧送到。我老師蘇定方,就算本領再大,在這種情況下,也不能克平壤。解除平壤包圍,南線班師回國,已經板上釘釘。

此次東征戰役,不僅損兵折將,還沒達到目的。雖然斬獲很多,卻已宣告失敗,高句麗逃過一劫。其根本原因,是鐵勒叛變,是天山坑俘。武康恨的牙疼,如果我是主帥,就算住在漠北,也要穩住鐵勒。

武康再花兩貫,找楊炯買祭文,去弔孝龐將軍,哭的稀里嘩啦。將軍戰死沙場,兒子全部陣亡,值得三跪九叩。等到喪事結束,接到朝廷命令,完成將軍遺願:泰生於白州,死當歸白州。

派千牛備身三人,備身侍衛二十人,楊再思為隊長,護送孝泰頭顱。前往廣西白州,遵守他的遺願,葬顱在雲飛嶂。武康查詢輿圖,所謂的雲飛嶂,在廣西博白縣,海拔八百多米。

送部下離洛陽,千叮嚀萬囑咐,此行路途遙遠,警惕嶺南瘴氣,千萬注意安全。目送隊伍離開,回道政坊家裡,喝上幾杯水酒,開始唉聲嘆氣。

設身處地想想,也能理解孝泰。如果五千家鄉兵,跟我征戰沙場,假如全軍覆沒,我也沒臉獨活。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再也沒有面目,去見家鄉父老。

處理完糟心事,三十二十上午,宰相李義府上書,建議返回長安,離開的太久了。當日下朝後,武康集合親衛,各自收拾行囊。錢順平郎領隊,護衛小晴母女,以及各自家眷,即刻返回長安。

自己帶著趙聲,跟著李九旅遊,先去河北縣,再幸蒲州城。儀仗繼續西行,四月初一,回到長安。沒消停幾天,再次召開朝會,商議重建蓬萊宮,也就是大明宮。

李九犯有風疾,太極宮地勢低,空氣十分潮溼。洛陽呆到舒服,回長安頭就疼,這個真不能忍。大明宮的修建,再次提上日程,準備舉全國之力,大興土木建宮殿。

司稼少卿梁孝仁,將作大匠劉審禮,全權負責監造。首先要確定,蓬萊宮諸門,各殿亭的名字。群臣各抒己見,武康繼續沉默,這些瑣碎小事,懶得發表意見。

熬到朝會結束,騎馬回修真坊。來到永安胡同,看見自家門外,停著皇后馬車。不禁皺起眉頭,再有三個多月,就要生孩子看。挺著個大肚子,不在宮裡休息,亂跑什麼呀你?

大門敞開著,氣氛很壓抑,錢順接韁繩,趙聲去彙報。小晴匆匆而來,神色頗為慌張,拉武康去後院,壓低聲音問:“阿姊突然來訪,看著心事重重,發生了什麼事?”

不祥預感縈繞,難道那件事,東窗事發了,應該不會吧。武康微微搖頭,不再胡思亂想,跟媳婦去後院。宮人八兩作揖,柔聲細語的說:“皇后有吩咐,將軍一人進屋。”

武康心頭更沉,投以安心眼神,邁步走進廂房。見到皇后起身,趕緊過去攙扶,兩人四目相對。不到半分鐘,她突然變了臉,貝齒緊咬朱唇,淚水簌簌滑落。

這可如何是好,正要開口安慰,媚娘開始哭訴:“昨日元姊入宮,卻沒有來找我。李德官彙報說,她去了淑景殿,聖人也在那裡。整整半個時辰,她才離開寢宮,他們幹了什麼?康郎你告訴我,他們幹了什麼?”

媚娘情緒崩潰,伏在他的懷裡,哭的泣不成聲。武康苦笑連連,輕輕拍她後背,一時啞口無言。他們在幹什麼,傻子都會知道。這倆殺千刀的,就不能隱蔽些,會不會偷情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