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正月初三,午時兩刻。
元日大朝會後,是三天的年假,武康趁此機會,約狄仁傑和張柬之,去盧三酒樓聚餐。有兩年多沒見,關係依舊很鐵,三人暢所欲言。老狄給出答覆,放棄婺州刺史,出任大理寺丞。
武康也能理解,婺州在江南道,距長安三千里。某種層面上講,從六品中央官,遠勝婺州刺史。而大理丞的工作,複審地方案件,與其餘五個寺丞,共同署名生效。
長安和東都案件,徒刑以上的囚犯,通知囚犯家屬。問他們服否,服氣就判決,不服就重審。在武康看來,很對口的工作,老狄做婺州刺史,沒有神探威名,成不了後世網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狄仁傑苦口婆心,勸他韜光養晦。張柬之表示贊同,外戚身份太敏感,聖人已經有戒心。昨天蘇定方提醒,不要鋒芒畢露,別過多接觸皇后。
三位大佬的勸,武康能聽進去,可惜別無選擇,要留下幫媚娘。狄仁傑的離職,如果不出意外,張柬之接任刺史。婺系在心就按,放下煩心事,開始愉快聊天,約定上元共遊。
聚完餐回到家,被媳婦潑冷水,寶貝閨女闖禍,打碎了螢石雕像。婺州耆老送的,按照他的形象,精雕細琢的寶物。感覺無所謂,破雕像而已,沒什麼大不了。
閨女哭的傷心,媳婦徹底失望,當晚撂下狠話:閨女指望不上,你也別出去野,下衙準時回家,生倆男娃養老。昨天皇后安排,一胎四男的婦人,來咱家拜訪,孩子我也抱了,趁熱打鐵吧。告訴狄仁傑,上元活動取消,生兒子重要。
欣然接受,不敢請耳,固所願也。美好生活降臨,快快樂樂下衙,挑燈夜戰三更,撐著老腰上衙。也有糟心事,左領左右府長史,名叫長孫澤,老是找麻煩,橫挑鼻子豎挑眼的。
武康表示理解,他是無忌的十一子,本就不死不休。同僚李洋提醒,他的六兄長孫澹,李忠為太子時,官拜太子洗馬。後來媚娘上位,李弘成為太子,立刻踢他出局,由韋季方接任。
倒黴的長孫澹,出任上林署監,官級從七品下。而太子洗馬,是從五品上,連降了九級。無忌有十二子,他倆關係最親,所以長孫澤恨他,便利用職務之便,大肆公報私仇。
武康不是軟柿子,立刻籌備反擊計劃,連續跟蹤大半個月,揪不出任何把柄。心情沮喪之際,家裡又出事了,媳婦那晚太奔放,翌日感染風寒,美好生活結束。
媚娘召他進宮,在西北咸池殿,傳授生子法門。添什麼亂啊,生男或者生女,誰也控制不了。姐弟倆聊了很久,武康帶走秘方,媚孃親自送行。離開咸池殿,途徑咸池園林,無意發現幾棵,新栽的白楊樹。
散文《白楊禮讚》,稱其不折不撓,對抗西北風。武康喜歡此文,特意查過資料,瞭解過白楊樹。它最大的特點,是成型週期短,三五年長成大樹。
前年咸池殿走水,燒燬大片園林,為了早日成蔭,便栽種白楊樹。如此看來,上林監長孫澹,是合格的園丁。所謂的上林署,隸屬於司農寺,李九的園丁團隊,主管所有皇家園林。
等離開咸池林,忽然想到什麼,剎那呆愣當場。緊抓那縷靈感,快速發散思維,笑容逐漸詭異。湧起邪惡計劃,找到了報復手段,長孫澹不是好園丁,你要倒血黴了。
如果運作完美,包括長孫無忌,整個長孫家族,會被連根拔起。武康冥思苦想,計劃逐漸成型,笑容越發邪惡。靈魂歸殼時,差點被嚇死,身前站滿人。
太醫手忙腳亂,有的給他把脈,有的翻他眼皮。備身如臨大敵,目光滿是警惕,全部護衛李九。媚娘泫然欲泣,急的手足無措,不停詢問太醫:康郎怎麼啦,是癔症復發嗎?
武康尷尬撓頭,不知如何解釋,拿癔症擋箭吧。李九氣的跳腳,劈頭蓋臉訓斥,大概意思是:跑後宮犯病,若是傷到皇后,嚇到我的皇子,讓你人頭落地。以後沒我的許可,不許再進後宮,趕緊給我滾蛋。
捱了頓口水,被趕出後宮,心情很沮喪。不過李九挺好,指派四名太醫,常駐修真坊,治痊媳婦的風寒。媚娘撂下狠話,夫人若不痊癒,你們不要回來。
俗話說的好,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太醫竭盡全力,武康細心照料,病情很快好轉。接下來的生活,白天衛所執勤,背千牛刀巡邏。晚上親自下廚,煮各種營養粥,同時完善計劃。
長孫家樹大根深,必須一擊致命,否則必遭反噬。二月十五日,計劃勾勒雛形,命名“獵狐行動”。二月二十五,藍圖織成,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需要導火索,點燃火藥桶,展開獵狐行動。
運氣非常好,二十七日下午,導火索送上門。楊再思帶郭待封,來修真坊拜訪,武康殷勤接待。酒喝到酣處,楊再思牽線,郭待封發言,道出拜訪的目的。
九百多應試舉人,燕人張九齡,洛陽人李奉節,與郭待封交好。此張九齡,非彼張九齡,同名同姓而已。三人脾性相投,幾乎無話不談,經常抵足而眠。
郭待封和張九齡,都有真才實學,反觀洛陽李奉節,卻是平平無奇。從隻言片語中,武康得到答案:他們成為朋友,因為張九齡有錢,出手也很闊綽。郭待封和李奉節,都視財如命的,把好友當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