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十一月二十五,卯時八刻。
長安皇城東南角,唐王朝太廟所在,正召開獻俘大典。廟堂外的廣場,滿朝文武百官,身穿正式朝服。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勣為首,按官職大小排隊。外國君主和使臣,作為特邀嘉賓,按各國實力排位。
從太廟大門,到廟祠大門,西征親兵執勤。蘇營和婺營衛士,個個身披明光鎧,矗立在東西兩側。數百人的廣場,沒有絲毫聲響,瀰漫莊嚴與肅穆。
媚娘身穿褘衣,李九身穿袞冕,站在太廟門口。金飾的冠冕,垂十二條白珠,擋眼前像門簾,不怕走路摔倒嗎。赤黑色的玄衣,紅中帶黃的纁裳,顏色酷似落日餘輝。繡有十二章紋,就是十二補丁,看起來很搞笑。
日月星三章紋,取其照臨之意:太陽中繪金烏,月亮中繪癩蛤蟆,五圈相連代表星辰,酷似奧運會標誌;山章為群山,取其穩重和鎮定;龍章為龍形,取其神異和變幻;華蟲章是花和雉,取其文彩之意,殘花加野雞,為何如此搞笑?
宗彝章是老虎和猴子,取供奉和孝養之意;藻章是水藻,取其潔淨之意;火章是火焰,取其明亮之意;粉米章是白米,有所養之意;黼章是黑白斧形,取割斷和果斷之意;黻章是黑青“亞”形,取其辨別明察,背惡向善之意。
如此大氣的衣服,癩蛤蟆、猴子、野雞都有,你這哪是皇帝,分明丐幫幫主。武康緊咬後槽牙,強忍心中笑意,強行放空意識。如此場合笑出聲,絕對人頭落地,果斷回憶往事,轉移視線和心思。
在石國逮捕賀魯,蘇定方食言了,不批准提前回京。六十五的老頭子,還是授業恩師,武康無可奈何。每天跟他身邊,處理戰後事宜,確實學到很多東西。老蘇說的對,軍政不分家,政事也是軍事。
四月初三班師回朝,從西域碎葉城出發,隊伍浩浩蕩蕩。出征像貪食蛇,班師像剝洋蔥,又像火車返程。沿途各個車站,府兵紛紛下車,告別部隊回家種田。
行軍越來越快,從隴右到關內,只剩一萬大軍。進入雍州地界,只剩兩千府兵。十一月初八午時,行至醴泉縣(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接到朝廷命令。
大軍暫時駐紮,靜等文武百官,在昭陵行獻俘禮。所謂的昭陵,是唐太宗墓葬,建在九嵕山上。文德皇后長孫氏,很多公主和重臣,埋葬附近山頭。
依照傳統禮制,獻敵酋和戰俘,通常在太廟進行。然太宗有很多遺憾,諸如西域未定,高句麗未滅等等。李九是孝順孩子,為彌補老子遺憾,獻俘儀式移至昭陵。同時也為證明,兒子不比老子差,西突厥我滅了,疆域比您更大。
武康在上輩子,參觀過昭陵,印象最深的,是長樂公主墓,和新城公主墓。不禁想到新城,自從刑場脫險,兩人再沒見面。其實這樣也好,畢竟都有家庭,長孫詮不會橫死,沒有再見的必要。
十一月十五,百官到達昭陵,獻俘虜儀式開始。蘇定方身穿戎裝,武康身著明光鎧,牽著阿史那賀魯,從玄武門進正陵。儀式結束後,李九沒在昭陵殺賀魯,估計還在集市殺。
昭陵獻俘結束,收穫滿頭問號,文武百官之中,少倆張熟悉面孔:中書令李義府,中書令杜正倫。他們都是宰相,缺席獻俘儀式,肯定出大事了。找時間諮詢媚娘,李義府那癟犢子,又作什麼妖?
然而女總裁很忙,直到進入長安,也沒能見上一面。同時收到壞訊息,李九嫌昭陵不過癮,還要在太廟獻俘。武康表示理解,您老登基以後,首次捉到大酋,是得好好吹噓。
大軍進城當天,李九城門迎接,百姓夾道歡迎。武康興致缺缺,這是老師的功勞,我只是打醬油的。等我獨當一面,成為行軍大總管,成為被歡呼主角,再盡情享受吧。
百無聊賴之際,在吃瓜群眾中,鎖定小晴和鬧鬧,心情陡然變好。鬧鬧熱情揮手,小晴泫然欲泣,視線隨夫君移動。武康要保持軍容,只是輕微眨眼,無奈目視前方。
呆在右屯衛所,準備太廟獻俘,發生可怕的事,媚娘派八兩質問:為何衝陣廝殺,為何把我的話,當成耳邊風。
武康心驚膽戰,恨的咬牙切齒,怒懟楚神客:殺千刀的叛徒,吃裡扒外的混蛋,你想害死我嗎,必須割袍斷義。
老楚很委屈,不要割袍啦,戰場幾萬雙眼,就算我不報告,她也能打聽出來。武康氣急敗壞,決定狠狠報復,陣亡一百零八兄弟,你親手做靈位。必須親手做,一塊不能少,否則要你好看。
楚神客應諾,信誓旦旦保證,肯定不假手於人。武康頭皮發麻,絞盡腦汁想辦法,該如何矇混過關。向滿天神佛祈禱,甚至向老師求助,求他客串說客。老狐狸置身事外,清官難斷家務事,老夫肯定不參與。
沉重的腳步聲,把他拉回現實,下意識看廟門。媚娘端莊典雅,表情莊重嚴肅,雙眼目不斜視。武康唉聲嘆氣,循著聲音望過去,千牛衛押解賀魯,出現廣場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