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三十八章 詭計之李門立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刺史 第三十八章 詭計之李門立雪 (3 / 3)

李勣不接話,武康也不急,開始忽悠:“三成高粱酒股,是額外贈品,司空看不上也正常。我有個故事,去年真實發生,感覺有些意思,給您聽如何?”

不待他表態,武康自言自語:“我有個部下叫錢順,去年秋收前斷糧,五口人無米下炊。他有三個舅舅,家境都很殷實,便去找他們借糧。大舅知曉以後,馬上送來一斛米,足夠吃到秋收。”

放下茶杯,接著忽悠:“三天以後,二舅送來十斛,三舅冷眼旁觀。錢順收完秋,還給大舅、二舅,每人十一斛。我當時很不解,大舅借一斛,你多還十斛;二舅借十斛,你只多還一斛。敢問司空,知道為什麼嗎?”

李勣悠閒品茶,沒開口的意思,武康呵呵笑:“錢順和我,大舅雪中送炭,我感激涕零,是以十倍奉還;二舅送來十倍,卻是錦上添花,所以只多還一斛。”

意思很明顯,能廢王立武的,是你們四個大佬。無忌哥和褚遂良反對,你和于志寧沉默。率先支持者,就是雪中送炭的大舅,投入受益高;其餘支持者,是錦上添花的二舅,投資大受益。

五分鐘後,繼續下猛料:“今年六月,婺州夏收,百姓樂翻天。錢順的三舅,卻樂極生悲,焚燒秸稈時,失火燒稻田。找外甥借糧,卻吃閉門羹,外甥粒米不借。甚至攛掇大舅、二舅,都不借糧給三舅,**裸的報復。”

言外之意:匹夫尚且報復,何況天子夫?堅決反對者,會遭報復;坐視不理者,也會遭報復。若想過的舒坦,必須雪中送炭,最先支援廢王立武。

武康笑意更濃,媚孃的心眼,置身事外的老於,在不久的將來,果然遭到報復。被許敬宗誣陷,貶為容州刺史,直到逝世前,才轉任華州刺史。

李勣風輕雲淡,仍不發表意見,武康很不耐煩,直接拋殺手鐧:“司空應該記得,永徽四年初,高陽公主謀反案。據吳王李恪,被長孫無忌誣陷,最後含冤而死。”

直視老狐狸,言辭鑿鑿:“太宗嫌棄陛下軟弱,想立吳王為太子,遭長孫無忌反對,是以不了了之。之後太宗召見吳王,以漢昭帝誅燕王為例,警示吳王安分守己。長孫無忌不知內容,便捕風捉影,以為太宗借吳王,限制自己的權利。”

李勣瞳孔微縮,那是宮闈秘事,他如何得知?

武康冷笑,繼續道:“從那以後,他恨吳王入骨,企圖謀而誅之。房遺愛的謀反,就是天賜良機。審問房遺愛期間,講述紇幹承基,意圖牽涉吳王。”

那個紇幹承基,是李承乾的死士,舉報李承乾謀反,戴罪立功被嘉賞:封祐川府折衝都尉,封爵平棘縣公。一根筋的房遺愛,效仿紇幹承基,誣陷吳王李恪。不僅坑死李恪,自己也被砍頭。

武康繼續:“陛下性情敦厚,想赦免吳王死罪,長孫無忌不答應。攛掇兵部尚書崔敦禮,以周公誅管叔、蔡叔,景帝平七國之亂,漢昭帝誅燕王、蓋長公主為例,強烈要求處死吳王。”

聽到這兒,李勣略微動容,想到吳王臨死前,怒罵長孫無忌弄權。詛咒歷歷在目,如果祖先宗廟有靈,長孫家離覆滅不遠。

終於有節目效果,武康再接再厲:“你與他共事最久,瞭解他的秉性,他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重陽那天,長孫衝酒後失言,被李敬業毆打。陛下親自和,讓你們兩家和解,可真能和解嗎?恐怕長孫無忌,已經懷恨在心,吳王他都敢誣陷,李敬業算什麼東西?”

“放肆”,李勣怒氣勃發,殺氣撲面而來。三角眼放綠光,盯著武康冷笑:“懷恨在心又如何,當老夫是廢物嗎?只要老夫在朝一天,他就不敢放肆。”

武康經歷屍山血海,自然毫不畏懼,淡淡道:“這話我相信,您若健在,李家安全。可惜您和他同歲,身體都很硬朗,指不定誰先死。要是死他前面,那麼您的家人,也會像吳王那樣,像房玄齡那樣,被長孫無忌一網打盡。”

殺氣更濃郁,武康泰然自若:“您和長孫無忌,誰先熬死誰,真的不好。您是老狐狸,也心知肚明,要保自己家族,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在自己死之前,弄死長孫無忌。”

一道寒芒閃過,三尺青鋒出鞘,直奔額頭而來。眉心微涼,劍芒停頓,冷笑聲起:“老夫早就懷疑,敬業毆打長孫衝,是你精心策劃。你最好老實交代,別以為武昭儀撐腰,老夫就不敢殺你。”

溫熱湧過鼻樑,伸右手揩拭,見手指殷紅,放口中舔乾淨。直視李勣,淡淡道:“是與不是,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敬業,確實毆打長孫衝。你就是殺了我,或者找陛下告發,也改變不了事實。”

武康很開心,呵呵著蠱惑:“弄死長孫無忌,必扳倒關隴門閥;扳倒關隴門閥,必和陛下結盟。廢王立武天賜良機,是與關隴門閥的,首次大決戰。我很想知道,渾身流著賊血,只追隨強者的李公,會如何抉擇?”

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看,聊人生,尋知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