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刺史 第三十一章 我們與死神賽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刺史 第三十一章 我們與死神賽跑 (1 / 3)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五月初六,申時一刻。

貴端水西畔屍橫遍野,高句麗與大唐首次會戰,高句麗以慘敗告終,扔下千餘具屍體,倉惶逃回東岸。大唐援新羅志願軍,中軍大帳氣氛緊張,二老二少對面坐。

二老年歲六十靠上,雖鬚髮蒼蒼,卻精神矍鑠。與程務挺相貌相仿的,是營州大都督程名振,營州行軍大總管。

旁邊是蘇烈、字定方,天生大眾臉,看起來很低調,笑容和藹,人畜無害。兩人並肩,研究兩塊黑炭:程務挺的蟠龍鎖,蘇定方的銀魚袋。

確定好眼神,程名振擺手,武康開始科普:“火山噴發前,釋放含硫氣體,和硫磺相差無幾。銀遇硫,引起化學變化,生成黑色硫化銀,附著銀塊表面。這就是蟠龍鎖、銀魚袋黑化的原因,可以把這種現象,理解為銅鐵生鏽。”

程大佬不置可否,蘇大佬放下銀魚袋,考慮片刻言道:“武刺史口口聲聲,說半雪山是火山,很快就會噴發,老夫不明白。可否解釋下,什麼是火山,為什麼會噴發,會造成什麼後果。”

這就難為人了,地質學的專業術語,萬能的體育老師,也是搞不懂的。心思電轉間,很快有說辭,舉例子講解:“山海經中記載,在北魏時期,雲州定襄縣(山西省大同市),昊天寺曾有火山噴發。”

兩人同時皺眉,互相對視片刻,眼裡有了慎重。都是博學多才,讀過山海經,知道有此記載,蘇烈繼續問:“武刺史因何確定,半雪山是火山,會在最近噴發。”

終於問到點子上,武康略感欣慰,娓娓道來:“蟠龍銀鎖黑化,是前兆之一,其二就是地熱。火山與火有關,溫度變化最直觀,大地驟然溫暖,湖水變成溫泉,山上積雪消融。”

說到這暗叫僥倖,幸虧積雪不厚,不會造成山洪、泥石流。兩大佬沉默,這個不能否認,最近半月確實暖和。甚至傻傻認為,此乃天降祥瑞,保佑大唐旗開得勝。

武康繼續科普:“其三是地形變化,雪山周圍出現裂縫,湧起無數土堆。裂縫噴出細沙,泉水湧出氣泡,就像燒開的水。其四,是動物異常,它們對自然災害的敏感,遠遠勝於人類。”

腦筋快速歸納,言辭鑿鑿道:“鳥群飛離森林,各種野獸逃亡,蛇群甦醒遷居,牛馬夜裡叫喚。野兔、飛鳥等小動物,莫名其妙死亡,身上找不到蛛絲馬跡。”

他們依然沉默,程務挺瞟武康,乾咳兩聲幫腔:“確實是這樣,我們來之前,見禽獸大逃亡。毒蛇不吃鼠,山貓不獵兔,野豬隻逃命,螞蟻大遷徙。鬥驄在昨夜,突然大聲叫喚,然而其他牛馬,並未出現異動。”

兩人還是緘默,武康有些心急:“動物能預感地震、火山,它們的種種異常,都是向人類示警。剛才半雪山腳,發現枯死雜草,枯黃的樹葉。植物也預警,此為前兆之四,不能置之不理。”

程名振瞟他兩眼,沉下臉不說話,武康更急:“兩位將軍仔細聽,能聽見輕微轟鳴,越靠近半雪山,聲音越明顯,此為前兆之五;湧出的泉水,有淡淡酸味兒,是因硫磺作祟,此為前兆六。”

還是裝聾作啞,武康漸漸暴走:“種種跡象表明,火山最近噴發,是危及百里的大噴發。請程都督下令,大軍即刻返回,遠離此地百里。如若不然,除了騎兵,都有可能喪生。”

程名振終於開口,頗有些陰陽怪氣:“武刺史危言聳聽,一切都是推測,並無真憑實據。今日會戰高句麗,斬俘近三千餘,我軍旗開得勝。老夫與蘇將軍,正商討乘勝追擊,形勢一片大好,豈能貿然撤軍?”

武康氣樂了,白費唾沫啦,你們沒聽進去呀。臉也沉下來,儘量穩定情緒,也陰陽怪氣:“還是那句話,倘若火山噴發,騎兵可能逃出,其他都會死,請兩位將軍三思。”

氣氛開始僵硬,蘇烈適時開口:“武刺史方才所言,太過匪夷所思,老夫也不敢相信。程將軍說的對,此戰大獲全勝,理應乘勝追擊。至於你的提議,我們會慎重考慮,若無他事,就請回吧。”

慎重考慮個屁,當我剛斷奶嗎,這是外交辭令。正想據理力爭,袖子被人拉住,程務挺連使眼色。武康憋紅臉,良久抱拳道:“事關三萬生命,請三思而後行,言盡於此,好自為之。”

說罷拂袖而去,留下三人發呆。程名振直接拍桌子,頗有些氣急敗壞:“你們都瞧瞧,這是什麼態度?眼裡有沒有,我這個總管?有沒有,你這個將軍?靠女人上位,憑什麼囂張?”

蘇烈訕訕苦笑,微不可查輕搖頭,也討厭這副囂張樣兒。不過對老程指責,卻有不同意見。聽說過武變之,確實有些本事,並非靠武昭儀上位。程務挺不敢停留,和兩人告辭,跑出帳外。

武康回輜重營,板著臉檢查工作,一副“別惹我煩著呢”,搞得後營人心惶惶。檢查完回帳篷,脫掉鞋盤膝坐,黑著臉生悶氣。真的沒辦法,人家是正二品都督,我是正四品上刺史,差整整三級。

轉念仔細想,也能理解他們,此次出征的戰略目的,是逼迫高句麗撤兵,化解新羅危機。目的不能達成,就是打敗仗,沒法向朝廷交代。我剛才的說辭,他們就算聽進去,也會猶豫幾天,畢竟撤兵是大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