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攻略 第二十九章 論郵政快遞系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攻略 第二十九章 論郵政快遞系統 (2 / 3)

“變之且慢”,崔義玄擺手打斷,吩咐於洪志:“此乃軍政大事,於指揮拿我印鑑,召集所有不良人,嚴密把守州衙二堂,禁止任何人踏足,違者格殺勿論!”

於洪志應諾而出,崔義玄向書吏下封口令,示意武康繼續。

“養老官”的紙掛上,武康繼續講:“每個州、縣都有養老官,領著朝廷的俸祿,整天遊山玩水、無所事事。一旦快遞系統成立,把他們全部踢進去,別的不說,代寫書信總會吧?”

腦海閃過趙別駕討厭的臉,惡趣味十足道:“老百姓大多不識字,讓養老官去驛館任職,寫寄出的信,讀收到的信。百姓省下寫信錢,更加感激朝廷仁政。官員盡其用,百姓感激情,一石二鳥。”

話音落,盧懷遠戲謔道:“為了不去趙別駕那練字,二郎無所不用其極啊,典型的公報私仇!瞧瞧你的字,一點長進都沒,狗刨塗鴉似的。我家五孃的字,都比你寫的好,要不...拜五娘為師?”

吃吃笑聲響起,大佬們又樂了。武康尷尬紅臉,感激掛上“官吏”紙,轉移話題道:“官員有定數,一個蘿蔔一個坑,快遞系統成立,會生出許多官吏位。”

大佬們連連點頭,新的朝廷機構,意味著新的官位,無論五姓七望,還是寒門士子,都不會反對。讀書人的本質:誰讓我當官,我就奉誰為總裁,鞍前馬後效力。總裁無論是漢唐,還是蒙元滿清,都無所謂的。

武康繼續道:“還有那些書生,整天無所事事,作無病呻吟的詩。招聘他們做書吏,寫信讀信勤工儉學,既能養家餬口,又能增長見聞。這樣一來,驛館就是人才市場,朝廷肯定欣然接受。”

掛上“總結”紙頁,總結道:“成立快遞系統,朝廷投資少,受益異常高。得鉅額銅錢,士農工商軍的忠心,安排朝堂冗官,獲人才儲備庫,一舉數得呀!另外這是新興事業,不會觸及別人利益,反對呼聲應該很小。”

眾大佬瞠目結舌,看怪物似的瞅著武康。崔義玄心潮澎湃,強自平復心情,淡淡說道:“想要說服朝堂,這些遠遠不夠,還有許多難題。首當其衝的,是驛卒的貪汙。”

“崔公言之有理”,司兵參軍秦禮,補充道:“我想寄信到長安,去驛館要花五十文,私下找跑驛的驛卒,三十文就能收買。驛卒送信到長安,獨吞三十文,朝廷一文也落不到。”

武康早有準備,掛上“郵票”紙,言辭鑿鑿:“所謂郵票,是貼信封上的票據,由朝廷統一發售。大小一寸見方,印刷精美圖畫,以及能抵銅錢數額,譬如說十文、二十文等。分售給各地驛館,最好是各地商人。”

“變之,打斷一下”,司倉參軍孫應元,提出新的問題:“你的言外之意,用郵票代替銅錢,驛館不直接收錢。此法一旦施行,會有許多不法商販,製造假郵票。”

武康無奈苦笑,這個真沒辦法,後世還有造假鈔的嘞!崔義玄深思熟慮,淡淡發話:“如何杜絕假郵票,是朝廷自己的事,讓滿朝文武想辦法。咱們只提建議,採不採納在他們,也不能因噎廢食...變之,繼續說。”

武康斟酌片刻,娓娓道來:“秦叔父寄信到長安,先去郵票商店,詢問需要多少郵費。需要四十文,貼面額四十的郵票,沒有就貼兩張二十的。拿信去驛館,驛務員蓋公章。為防郵票重複利用,章印一半蓋信封,一半蓋郵票上。”

司戶參軍孫茂,呵呵笑道:“變之答非所問,即使有郵票,即便驛館不收錢,也不能阻止驛卒貪汙。秦參軍不買郵票,直接繞過驛館,依舊找驛卒帶信。”

掛上“人馬皆換”紙,武康開啟長篇大論:驛站的工作模式,現在是“馬換人不換”。驛卒從婺州到長安,中途更換馬匹。而“人馬皆換”,就是婺州驛卒,只允許到睦州,把信交給睦州驛。

睦州驛檢查信件,凡是沒貼郵票的,以及不符規定的,全部挑出退回,並舉報監察部門,如此杜絕貪汙。驛卒能收買睦州驛,還有杭州驛等著,再往前還有揚州驛,他能收買所有驛館嗎?

武康說罷,掛上“郵政流程”講:“驛卒到達睦州,交出婺州驛郵件,同時檢查發往婺州的郵件。只帶回合法郵件,婺州驛統一排程。咱們本地郵件,按照地址派出驛卒,送到各縣各鄉。南邊括州的郵件,驛卒送往括州驛。”

一直沉默的魏定州,呵呵笑道:“郵件傳遞流程,很像長城烽火臺,烽火狼煙逐次傳遞。要實現此流程,信封必有特定格式,否則驛館必混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