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攻略 第二十八章 婺州大佬級年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攻略 第二十八章 婺州大佬級年會 (3 / 3)

六兄弟依言照做,果然立了戶籍文書。原告不服,上訴到婺州正衙,尋思著上次沒告響,因為被告只是名義上分家,並沒立戶籍文書,這次應該告的響。哪知老崔維持原判,又賞他六十大板,理由是不睦鄉里。

九娘望未婚夫成龍,捅破潛規則窗戶紙,導致分家人越來越多。這事傳到大佬耳中,武康再次淪為笑柄,理由是利用職務之便,洩露規則給未婚妻。

敲桌子聲響,氣氛消停下來,崔義玄掃視眾人,淡淡開口:“不要高興太早,申請公文到達長安,經過戶部稽核,最後交聖人批准。繁瑣流程下來,至少明年年底,才會有結果。”

大佬們依舊開心,不在乎多等一年,唯獨武康傻了臉,嘴角勾起淡淡苦笑。明年十月陳碩真造反,婺州成為主戰場,上州申請公文肯定押後。打仗是要死人的,戰後朝廷重新勘察人口,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他的悶悶不樂沒引起注意,大會繼續進行,各大參軍依次作報告。武康十一月正式上任,大案只有一起殺人案,其他都是雞毛蒜皮小糾紛,也沒啥好說的。

所有人發言完畢,崔義玄作最後總結,進入自由發言時間。武康得到老崔首肯,站起身醞釀下情緒,開口說道:“諸位叔父伯父,關於驛站系統的,有些不成熟想法,斗膽說出來,請長輩批評指點。”

眾人聽到驛站系統,不由得皺眉,這有什麼好說的啊?崔義玄坐正身體,示意他繼續。

武康說:“眾所周知,驛站是給傳遞軍情、公文的驛卒,提供食宿、換馬的場所。說白了,是對公業務。我的想法是,驛站也接受對民業務,受理民間信件、物品,也就是郵政快遞系統。”

此言一出,大佬們全都變臉,司兵參軍秦禮說:“變之,不要胡言亂語。朝廷對驛站管理很嚴,就是咱們違反規定,也會受到懲罰,怎麼可能為民間送信?”

大佬紛紛點頭,唯獨崔義玄擰眉沉思,武康繼續講:“我朝驛站遍佈全國,分陸驛、水驛、水陸兼辦三種,共有1640個,驛務人員兩萬多人,由兵部駕部郎中管轄,為軍情、公文服務。”

話音一轉,接著說道:“然而現在太平盛世,有多少軍情?每州公文收發,又能有多少?用寥寥無幾形容,絲毫不誇張。每年大半時間,驛站處於閒置狀態,造成大量資源浪費。敢問孫伯,朝廷每年拿出多少銅,支付驛站系統?”

司戶參軍孫茂,思考片刻說:“婺州驛館的驛卒,俸祿八百文,以此為例算來,單單驛卒俸祿,至少兩萬貫。驛馬的餵養,驛船的維護,驛站招待花銷等等。保守估計,每年至少五萬貫。”

聽到這個數字,武康有些懵,向孫茂道謝。從資料夾裡拿出張紙,紙上“資源浪費”四字,起身來到東牆邊,牆上釘著幾枚釘子,把紙掛釘子上。

轉身看向大佬,繼續講道:“資源浪費,表示驛站有能力,開展郵政快遞業務,朝廷不需要額外投資。對於這種說辭,叔伯們有什麼看法?”

眾大佬神情嚴肅,片刻後紛紛搖頭。武康又拿張紙,上書“需求”,掛著另外釘子上,繼續發言:“人分士農工商四階層,武康斗膽,分別闡述四階層對快遞的需求。”

伸出兩隻手指,說道:“首先是士,官員多異地任職,最渴望的就是家書。還有友人之間的聯絡,信件往來套路學術,聯絡交情等等。其次是商,商人靠商機經商,書信來往更頻繁。”

再伸出兩隻,說道:“至於農工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府兵上。各地府兵會上番,離開家園開赴長安。拿婺州折衝舉例,有個士兵妻子即將臨盆,產下嬰兒後,肯定想通知士兵。”

說完側身指向“需求”紙張,說道:“各階層都有需求,如何解決需求?家境好的,會派部曲、奴婢騎馬送信。但一路人吃馬嚼,送信成本太高,還有可能出意外;家境不好的,請過路人、僧人、文人等雲遊人代勞,可侷限性太大。

首先雲遊人不好找;其次他們雲遊的地方,未必是送信目的地;再次,雲遊人速度很快,等信送過去,要到猴年馬月。拿剛才生孩子舉例,雲遊人悠悠哉游到長安,士兵也下番回家了。”

武康看向眾大佬,嚴肅說道:“把驛站看作賣家,把士農工商看成買家,賣家有資源,買家有需求。有供求雙方,就有交易的可能,諸位叔伯如何認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