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武唐第一佞臣> 婺州攻略 第二十一章 臥底婺州惡勢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婺州攻略 第二十一章 臥底婺州惡勢力 (1 / 3)

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九月二十,辰時。

武康和崔義玄開完會,漫步在東明大街,有一句沒一句聊著。走過一家肉店,崔義玄感慨道:“我朝肉食匱乏,百姓能吃的葷腥不多,扶農會必須進行下去。二郎有什麼要求,老夫酌情考慮。”

武康想了想,搖頭說:“暫時沒什麼要求,只是每月雞娃數量,很難增加上去,我家場地太小。不瞞崔公,我和五兄他們達成協議,在婺州城南,建立大型養雞場。等建好後,我家小廠就關了,煙囪整天烏煙瘴氣,我受不了,街坊也受不了!”

崔義玄斟酌片刻,說道:“我原則上同意,不過有個要求,你們的養雞場,必須掛‘婺州’二字。”

武康笑道:“那是肯定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婺州雛雞孵化中心。到時候還得求到您,鐵筆一揮賜下墨寶!”

“當仁不讓”,崔義玄手拈長髯,怡然道:“到時老夫穿針引線,邀請婺州四縣一城,全體官員共襄盛舉。不過二郎,聽五郎說你們的...中心,規模相當大,全部扶農不現實吧!”

肯定不現實啊,武康開起玩笑:“真要全部扶農,他們肯定拿刀砍我。我們的初步計劃,養雞、孵化同時進行,種蛋全靠收購不現實,一來孵化成功率低,二來難確定是否受精...就是懷孕的蛋。每批兩千雛雞扶農,剩下的批發零售,薄利多銷。”

很快吃透“批發”意思,崔義玄笑罵:“少說稀奇古怪的話,好好說話不會嗎?嗯...你們這樣操作,有二點利處。其一,名聲不會受損,甚至會得到讚美,明白我的意思嗎?”

老狐狸的意思,武康多少明白,士農工商,商賈受歧視。但孵化雞娃,批次低價出售,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遭受非議應該很小。再加雞娃扶農,無論放在大唐哪裡,都是妥妥的仁政,甚至有人給你搖旗吶喊。

崔義玄繼續道:“其二,減輕大量政務負擔,特別是司戶衙門。往年統計戶籍,司戶衙門忙的焦頭爛額,各鄉理正陽奉陰違,既繁瑣又有遺漏。扶農大會的開展,順便完成戶籍統計,可謂一舉兩得!”

路過一家早餐鋪,崔義玄走了進去。老闆略微怔神,趕緊過來招待,袖子在胡凳上來回抹,生怕有半點灰塵。崔義玄擺手制止,說道:“不必如此麻煩,端兩碗粥即可!”

老闆誒誒兩聲跑向廚房,兩人對面而坐。一州刺史吃地攤,那是相當罕見,武康竊以為,老崔天天騎馬上班,東明大道店老闆,估計沒幾個不認識他。

自己也經常吃這家,不是因為味道好,而是這裡用胡凳、胡桌,和後世桌椅相差無幾。熱騰騰的粥端上來,比平時稠了很多,菠菜也比平時多,沾老崔的光了。

心急喝不了熱粥,崔義玄又開啟話匣子:“二郎來到婺州城 ,做的每件事,我都看在眼裡。你是阿諛奉承的佞吏,也是能做事的幹吏,這樣的下屬,正常上司不會放走你!縣令不要想了,就算長安真的認命,我也會駁回去。”

武康有些懵,崔義玄繼續道:“婺州四縣的縣令,任期都沒到,他們也沒大過錯。倘若朝廷認命,必是婺州以為,老夫不會放你走。恐怕你自己,也不想走吧?”

“崔公說的是,短期沒離開的打算”,武康說道:“很多事都沒完成,包括養雞場、肥料廠、釀酒坊等。已經和五兄打了招呼,讓他物色一套宅院,我把家人接過來。大人忙碌半輩子,也該享幾天清福了!”

崔義玄一聲嘆息,無奈道:“二郎啊,有件事老夫瞞著你,你家已經搬離武村。當初你被汙衊成酒神,離家出走不到半月,你家人不堪村民排擠,舉家搬遷了。我一直在查,可惜杳無音信。讓睦州刺史幫忙,也無絲毫進展。”

聞聽此言如遭雷擊,武康不可置信望著他,腦中閃過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臉:老實巴交的武老爹,調皮可愛的小妹,吃鼻涕的小弟,還有星夜送錢、食物的繼母...一時間悲從心來,眼圈漸漸紅了。

崔義玄唉聲嘆氣,安慰他說:“二郎放心,武家村有人看見,他們往東邊去了,很可能離開了睦州。東邊是越州、杭州,你們家在那兩州,有親朋嗎?”

武康回憶良久,最終搖了搖頭。

崔義玄接著說:“我會派人繼續查探,只要一有訊息,馬上接他們回婺州。二郎不必憂心,今日的離別,為了他日更溫馨的團聚...粥冷了,趕緊吃吧!”

三下五除二喝完粥,武康取錢結賬,被崔義玄製止,他拿出四文錢放下,邁步八字步離開。幾分鐘後,崔義玄說:“聽五郎講,你打算用綠黍釀酒,有幾成把握?”

武康好一會才搞明白,綠黍就是高粱,撇嘴說道:“十成不敢說,九成有把握!”

崔義玄嗯了聲,說道:“釀酒需要大量糧食,國家一直在控制,前朝貞觀時期,禁止私自釀酒,二郎另覓他徑,倒是一件美事。綠黍是粗糧,百姓很少播種,但它耕作簡單,耐旱耐澇,劣田也能種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