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滋離去,杜中宵起身,正要出官廳,突然士卒來報,外面有西域商人求見。
杜中宵想了想,不好不見,只好重又坐到案後,吩咐士卒帶人進來。
不多時,進來兩個商人,半番半漢的打份。其中一個有些面熟,只是想不起來。
兩人上前,行了禮。一個道:“小的任澤,曾經在唐龍鎮經商,與經略相公有數面幾緣”
杜中宵猛地想了起來,這是當年在唐龍鎮賣珊瑚珠寶,跟王普走到一起的那個胡商。笑道:“數年不見,你換了裝束,我一時竟沒認出來。這幾年生意好嗎?”
任澤道:“不瞞相公,自相公他處為官,生意不是那麼好做。我在伊州,隨便做些生意,聊以養家餬口。偶爾聽人說起相公重回這裡,便來探探路數。這一位金員外恰好要來,便一起結伴。”
杜中宵道:“放心,以後路途通暢,生意必然好做。這一位金員外,不知如何稱呼?”
金員外拱手:“小的金三,做些絲綢珠寶生意,與于闐國王有些交情。聽聞相公帶兵擊斃了契丹皇帝,西域震動,國王急讓我來看一看事情究竟如何。若是斃了契丹皇帝,于闐到中原的道路通暢,大王欲遣使。天聖三年小的曾隨羅面大王入京朝貢,不覺三十年過去,已至暮年。能入京再睹天顏,實為幸事。”
杜中宵聽了,急忙賜座,吩咐上了茶來,對金三道:“不知三十年前,金員外以何身份入京?”
金三道:“回相公,那次小的忝為于闐國的朝貢副使。”
杜中宵道:“如此委實難得。兩位既然已到了勝州,便住上些日子,再作打算。客自遠方來,今夜我為你接風,萬莫推辭。”
金三和任澤一起謝過,又說些閒話,便告辭離去。
杜中宵想了一會,起身去找包拯。耶律宗真被斃於唐龍鎮,訊息終於傳到西域,開始發酵了。金三和任澤應該是第一批,來打聽訊息的,後面各國還會派人來。
至於金三的什麼于闐國使節的身份,就不必當真了。于闐國早被喀喇汗國所滅,喀喇汗使用於闐的名義跟宋朝做生意而已。因為只有經濟利益,他們來得最積極。以前是宋朝對西域情勢不熟,既不知于闐被滅,也不知道喀喇汗是什麼勢力,太過遙遠的地方,一切稀裡糊塗。杜中宵有心擴張勢力到西域,自然不會繼續如此。至於怎麼對待這些勢力,一切等拿到了黑水城再說。
西域勢力,經濟上想跟宋朝做生意,政治上則因切身利害,傾向於契丹。一是契丹離他們近,真能帶兵打過去,再一個與宋相比,契丹軍事處於上風。自高梁河一戰後,西域各國多是向契丹稱臣,到契丹朝貢,與宋朝斷了聯絡。到宋朝來的使團,多是以朝貢為名,進行貿易的。最奇葩的就是喀喇汗國,一直用於闐國的名義,與宋進行朝貢貿易,讓宋人誤以為于闐國一直都在。
到了轉運使官廳,包拯親自迎進去,分賓主落座,上了茶來。
杜中宵道:“適才有兩個西域商人到了我官衙,說是得於闐國王之命,前來打探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