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40章 盡殲來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章 盡殲來敵 (1 / 2)

迭裡得咬了一口肉乾,罵道:“直娘賊,一路南來近二百里,不見一戶人家。這些宋人,難道都遷入到了城裡去?此處村鎮,縱然人走了,也應該有糧留下來,卻怎麼也找不見!”

一邊的親兵道:“糧食於農人是命根子,怎麼會留下來?東邊不遠是乾符寨,這一帶以前的歲月許多人煮鹽,住的都是鹽民。現在冬天,本就做不了活計,招到城中正合他們意。”

迭裡得道:“這裡到處都是蘆葦蕩,派幾個人去射些野味,好歹吃些肉,暖暖身子。”

親兵聽令,自去安排人。這一帶的野鴨到處都是,射起來倒是不難。

一邊的契丹士卒,都在那裡吃炒米。這是他們最常見的軍糧,大多士卒帶的都是。附近的井水有股澀味,喝起來味道不好。不過契丹士卒大多吃苦耐勞,並不在意。

過不了多久,幾個親兵拿了幾隻野鴨來,生了一堆火,就烤了起來。迭裡得喝了一口酒,看著跳動的火光,一時間沒說話。知道宋朝堅壁清野,但真南下了,發現城外一戶人家沒有,糧食一粒不見,還是覺得意外。怎麼也沒有想到,宋朝能夠做得這麼徹底。這要花多少錢?

其實堅壁清野帶走的主要是人,糧食怎麼可能全部運走?特別是滄州這裡,地廣人稀,又有大量鹽場,運糧路途太遠了。實際上村鎮中的糧食,大多都被藏在了附近。若者山洞,或者有標記的地方,挖個洞就埋了。等到契丹人退了,百姓回來重新挖出來就是。只是契丹人對地方不熟,走得又匆忙,找不到而已。對於契丹人來說,找不到糧食,這一路上就分外艱難。

士卒除了帶自己口糧,還要帶馬料,每人要帶幾十斤糧食。軍中基本一人兩騎,輪流換騎,不進攻城鎮,一路向南急馳。城中的宋軍看見,也不出城追趕,任由他們離去。

第二天清晨,迭裡得翻身上馬,問親兵道:“一路向南,還有多久能帶永靜軍?”

親兵叉手:“還有三百里。不過,如果有宋軍出城阻截,那就不好說了。”

迭裡得撇了撇嘴:“哪個敢出城迎戰?一路上的宋軍,都被我們嚇破了膽!大軍前行,只要到了沒有堅壁清野的地方,就是好日子!宋朝一向富庶,到時兒郎搶上一場,要什麼有什麼!”

大軍歡呼稱是,驚起了附近一片飛鳥。

河間府,劉幾快步走進帥司,向杜中宵拱手道:“太尉,昨夜契丹人宿於乾符寨附近,今日應該就能到滄州。滄州守將來公文,將緊閉城門,不與其交手。”

杜中宵點了點頭:“不交手也好。契丹人要攻我們薄弱之處,就讓他們好好走一走。兩日前已命永靜軍幾州堅壁清野,他們到了,也搶不到一點糧食。若是到了那裡他們帶的糧還沒吃完,我們就讓南邊的幾州再封城。要想搶糧,就把他們活活餓死!”

劉幾道:“到了永靜軍,他們不可能再向前了。一萬大軍,最多帶十幾日糧,再向南走,就真要餓死人了。只是永靜軍一帶的守軍不強,若是契丹強行攻城,不知能不能守住。”

杜中宵道:“一萬騎兵,南進數百里,沒帶攻城器具。若是連幾日都守不了,守將要來何用!朝廷已派十三郎率五萬兵,沿鐵路去齊州。契丹人再向南,就一頭撞上去了。”

劉兼濟吃了一驚:“向京東路派兵了?若是能迎頭堵住,我們大軍東進,可全殲契丹人!”

杜中宵搖頭:“據前線來報,契丹三十餘萬大軍,已聚到信安軍,估計很快南下。前邊的一萬契丹騎兵,可能只是他們的前鋒。我們所要注意的,是契丹的大軍。是以你這裡兵馬,要堅守不動,等到契丹大軍南下了,再去迎擊。”

劉幾想了想,道:“契丹不擅攻城。縱然數十萬大軍,還是攻不破城池。”

杜中宵道:“契丹就是不想攻城了。如果大軍出信安軍南下,那裡沒有大軍駐守,總要派軍隊前去迎擊,難道讓契丹人一直到京東路?契丹打的主意,只怕就是與我軍野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