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142章 商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2章 商路 (2 / 2)

杜中宵道:“此事要緊,還要防意外,物資多備一些。這條鐵路,你看冬天能不能跑?”

李復圭搖了搖頭:“這可難說得很。按去年修路工修路的樣子,冬天風沙格外大,不知能不能跑。”

杜中宵道:“是啊,還不知道冬天的時候能不能火車,備的數量就要更多。朝廷支援,從數路收集糧草,我們不能錯過了機會。還有,中原運到這裡的火車和車廂,要儘快發到河州去,運過黃河。現在正是最好的季節,河水充足,不要錯過了機會。火車運到,鐵路一通便可運貨。”

李復圭答應。鐵路通到河州,用渡船過黃河,應該利用現在的好天氣。通了鐵路後,沿路的城市不是靠本地的糧食,而是靠中原運來的糧食。只要有商業機會,人口就會大大提升。河州在要道上,一旦通了西域商路,當能發展成一個繁華熱鬧的地方。

杜中宵站起身來,看著窗外,道:“鐵路修到居延,一路再向西修到伊州後,那裡就跟中原連起來了。前朝失西域,都是先失河西、關中,隔絕交通,而不得不失。有了鐵路,就不同了,除了河西,還有這一條路走。對了,通到伊州之後,會不會有從那裡走的商路?什麼時候會有這樣的商路?”

李復圭道:“依下官所知,現在的伊州並無商路,不然陳希明就不會同意留在京城了。現在西域的商人,北路是從高昌北上,沿契丹的上京路東來,在豐州南下入河州。南路是從約昌城到吐蕃諸部,進入秦州後入中原。如果鐵路通到伊州,因為高昌和黑汗作戰,南路商人到不了,只能看北路商人。”

杜中宵道:“西域的商戶到了勝州,都到金三那裡聚齊。你有沒有他的訊息,願不願從走契丹改走伊州?鐵路修到那裡,這一路上,可是省了不少路費。”

李復圭道:“依現在所知道的,金三約束西域商人,不改商路。伊州與高昌不和,兩城之間甚少有商隊,如果西域商人不改舊路,鐵路修通了也是沒用。”

杜中宵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道:“金三為什麼不願改變舊路?”

李復圭道:“依下官得到的訊息,是他還要與契丹做生意,改了新路,契丹那裡不好辦。不過,下官認為,最重要的是,只要西域商人聽他的,路費貴了,售價加高就是,他們少賺不了錢。”

杜中宵聽了笑笑:“打的好主意,路費貴,售價上收回來就是。只是,難道沒有其他商人嗎?”

李復圭道:“西域的商隊,是以粟特人為主。金三是粟特人,他說了話,商隊違反的不多。”

粟特人本在河中,唐時大量進入中原,如安祿山。安史之亂後,一部分逃回西域,一部分逐漸被漢化了。在西域,粟特人主要是做生意,還有書算等等職事,跟政權的關係很深。金三守著舊路,只怕也跟高昌有關係。回鶻人和粟特人,本就互相配合,是西域的統治階級。

杜中宵看著窗外,想著西域未來的局勢,一時有些頭痛。這是國際商路,與宋朝境內的商業活動不同,必須依賴國際上的商人。如果商人參與政治,很多事情十分麻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