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142章 商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2章 商路 (1 / 2)

天一天比一天熱了,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六月。中原的新麥下來,鐵路即將通到居延,勝州開始緊張地備貨,準備向居延那裡發糧。

路邊的酒館裡,趙成山對古員外道:“鐵路已經到了居延,說不定下年就修到了伊州,以後西域運貨物到中原方便了許多。你是伊州人,可以從那裡運貨過來,賣到中原去。我家裡在幷州有店鋪,極是方便。要想賣到中原也可以,再找一家京城商人即可。”

古員外道:“節級不知道,現在西域的商人販運貨物,北路高昌,而後北上入契丹的上京道,到了豐州之後過陰山,而後到河州。南路則由約昌城入吐蕃,而後到青唐,進秦州。伊州正在中間,南北兩路都不走那裡。本地出產的貨物才多少?沒有商路,便就沒有貨物。”

趙成山道:“鐵路通到伊州,以後的商路必然是要走鐵路了。高昌到伊州不過數百里遠,販運貨物還不容易?就是南方寶貨,也可以走伊州。”

古員外搖了搖頭:“按說應該是是這個樣子,可依我得到的訊息,可不是如此。高昌知道宋軍要進伊州,又不想臣服,正與黑汗談判呢。只要兩家合起來,都不開通到伊州的路,哪個有辦法?此次我回伊州,還要另想辦法販貨呢。現在的伊州,就是夾在中間沒人理的地方,哪裡有什麼商路。”

趙成山聽了,不由有些著急:“你好不容易入中原一趟,賺了些錢財,怎麼肯放棄這條路子?鐵路到伊州,商人必然從那裡走,誰又能夠攔得住!”

古員外道:“節級,商人販貨,是要地方政權允許才可以。如若不然,為何漢武時通了西域才有商路?地方不安定,路上行不的,什麼商人也做不起生意來。”

趙成山點了點頭,有些鬱悶,吃了口酒,問古員外:“那我看金三那裡,一直商隊不斷,生意十分興隆,他是怎麼做的?”

古員外道:“如何能跟金三相比?他是西域數得著的大商戶,不知多少家店。而且網路一直向西不知到哪裡,貨物從來不缺,不是我們這些人能比的。”

古員外是隨著陳希志入京的商人,在勝州住了一個多月,與趙成山混熟了。趙成山本是幷州人,家裡有人當兵,便到勝州,來管住糧倉。前些日子查糧庫,損失了幾十貫錢,一心要找補回來。與古員外認識之後,想著利用鐵路修成的機會,開拓從伊州到中原的商路。不想聽了古員外的說法,此事並不多麼容易。伊州離著南邊的黑汗太遠,與附近的高昌交惡,那裡並沒有什麼貨物。

飲了一會酒,趙成山鬱悶地道:“莫非說,就是鐵路修到了伊州,也沒有貿易機會?這樣一條沒有用的鐵路,朝廷修來何!”

古員外道:“對朝廷來說可不同。短時間沒有商路沒什麼,時間長了,自然能夠讓高昌和黑汗兩國認同。不過要花多少時間,那可就難說得很了。”

高昌對黑汗戰敗,失了龜茲,關上了通向西域南部的大門,古員外的商路斷了。回去之後怎麼找尋機會,現在心中還沒有底,正自煩惱。

趙成山總覺得,鐵路修到了伊州,必然會催生新的商路。只是這條商路怎麼出來,想不出來。

帥府裡,杜中宵問李復圭:“快則月底,遲則下個月,鐵路就修到居延了。一到居延,便就要求儘量多地運物資過去。現在最要緊的事,一是勝州備貨,二是鐵路和車廂運到黃河對岸。這段時間,中原來的糧草增多,有沒有專門為居延的軍隊備出來?”

李復圭道:“回節帥,下官單獨設定了居延糧倉,備貨充足。只是今年未到秋天,備的多是以麥面為主,稻和粟不多。最重要的是馬料,還沒有備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