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爐裡火光熊熊,陶十七眯著眼睛,讓人蓋上了爐蓋。
一從爐上下來,孫大郎便迫不及待地上前問陶十七:“這爐子蓋得好麼?可以放鐵了麼?”
陶十七搖了搖頭:“急什麼,這蓋好爐子,這才燒了一夜,還沒有幹呢。要等到爐內幹了,爐壁不會燒裂,才會投料。你看那邊,已經備好生鐵,等一個多時辰,就可以進爐了。”
孫大郎搓著手道:“投料好多!這一座爐子,就足以當那邊山上的一家大戶。”
“那是自然。這種爐子炒鋼,可不是你們以前的小鐵爐可比,不只是投得料多,出鋼也快。”陶十七有些自豪。跟在杜中宵身邊幾年,他成了合格的技術人才了。
孫承平跟在杜中宵的身後,檢視各處。
爐子旁邊是幾處工棚,三座巨大的鍛錘,都是用的旁邊河水做動力。孫承平雖然是第一次見,卻可以想象得到,這東西一旦開起來,鍛的效率不知道比人工強多少。這一座鍛錘,便可以趕得上幾十個掄錘工人。而且由於力氣巨大,錘制的鐵塊更大,質量更好。
旁邊還有兩座小的鐵砧,是用來打製刀劍等鐵器的。緊挨著,是一排數座,縫隙不同的鋼輥。
其它的設施孫承平都能想得出來是幹什麼用的,惟有這一排鋼輥,怎麼也想不明白。見杜中宵今日心情不錯,實在忍不住,指著鋼輥問道:“官人,不知那些是做什麼用的。”
杜中宵看了看,隨口道:“那是用來制鋼板的。我這裡的鐵不只是要制鐵錠,還要製成鋼板,有許多用處。——不必看了,這種東西你們用不到,只要知道如何制鐵錠就行。”
孫承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裡的東西是好,可於自己卻沒有用處。一是財力不足,建不起來。就是建起來,也找不到這麼多來做事的人。大通監現在沒落了,還是與縣平級,現在人力充足,可不是民間力量能夠相比的。逼得急了,杜中宵還可以讓附近冶戶到這裡來當差。
杜中宵走了一圈,最後回到制鋼板的鋼輥面前站住。這也是利用的水力,帶動巨大的鏈條,讓這些鋼輥轉動。這種粗糙的傳動,鏈條結構簡單,是最容易製造的環形鏈,其實就是前世最常見的鐵鏈。至於前世常見的滾子鏈,杜中宵也想用,只是做不出來。
這一套裝備,肯定是能夠製造鋼板的。杜中宵不能確定的,是炒出來的鋼,準確說應該是熟鐵,合不合格。如果裡面的雜質太多,這樣拉制鋼板容易崩裂。
鋼板的用處很大,軍事上可以製做盔甲。冷鍛之後,由於冷作硬化,即使是熟鐵,也會有很高的硬度。雖然沒有必要製造板甲,用來製造關鍵部位也省時省力。當然,杜中宵現在不準備用鋼板制盔甲,他還有更重要的用途,鑄錢。
鐵製的錢,民間盜鑄容易,因為鑄造不需要特別的裝置。鐵錢一旦改為衝制,再想私造就難了。能夠對厚鋼板進行衝壓的裝置一是昂貴,一般民戶買不起。二是巨大,只要有心查,很難藏匿。
河東路之所以銅錢鐵錢並行,一是因為銅錢不足,再一個與契丹和党項交界,為了防止銅錢流到境外。現在用鐵錢,契丹那邊就有劣質鐵錢走私到宋境,也不知道是民間盜鑄,還是官方行為。
這一帶鐵錢是有實際需求的,除非用紙幣,銅錢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