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71章 錯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章 錯位 (1 / 2)

不知不覺就到了冬天,一日冷似一日。

在杜中宵和蘇頌的全力幫助下,韓絳家裡新制了一臺蒸汽機,放在他讀書的小院,不時賞玩。

這一日初雪,幾人聚在韓絳的小院裡,圍著火爐飲酒,談些閒話。

自發解試後,在蘇頌和韓絳的幫助下,杜中宵文章進步極快,人也開朗了許多。最後他總算是想明白了,自己對這個年代的理論不熟悉,並不需要真地去把這一套搞懂。就是這個年代的大臣,對那一套一清二楚的本就不多,真心相信的更少。他只需要跟前世考政治一樣,把那套理論中的一些要點總結出來條縷清楚,而後安排到文章的合適位置便就可以了。無非是天、地,皇帝、大臣、民心,這幾者的關係按照歷史上的聖賢之士的理論,進行排列組合,扣住題目就可以。

這種事情說起來難,但有蘇頌和韓絳這種人物幫忙,便也不難。就跟前世考政治一樣,如果真想把那一套理論研究清楚,有幾個學生能夠做到?但選出最重要的要點來,按照給出的題目,一些基本原理鑲到合適的位置,便就能得高分了。這個年代進士考試,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飲了一杯酒,看著周圍一片潔白,杜中宵道:“俗語有云,瑞雪兆豐年。今年入冬不久,便就有這樣一場雪下來,來年必然好收成。常說天人相應,豈不是政通人和之意?”

這是杜中宵這些日子想學問著魔,隨口而說。實際現在西北戰事不利,境內災難眾多,哪裡有什麼政通人和的跡象。他只想著天人感應,怎麼能夠自圓其說,把這些全忘記了。

韓絳連連搖頭:“不說西北戰事不利,就是去年大旱,百姓流離失所,諸般災禍,豈能由一場雪看出天意。順德者昌,背德者亡,動人以行不以言,應天以實不以文,古人誠不欺我。杜兄,你這些日子潛心學問,雖是好事,但死讀書要不得。不然,終受其害。”

杜中宵猛然驚醒:“多謝韓兄賜教。順德者昌,我曾買過一本時文擬作,裡面就有這題目,委實有好多文章可作。對了,動人以行不以言,記得是出自《晉書》?這一句話,也好作科考題目。”

眾人聽了大笑。蘇頌道:“杜兄對於科考過於執了,似你這般如何使得?歷朝經典史書,不知道有多少,能取出做題目便如恆河沙數,數不勝數。好了,快不要想這些了。”

杜中宵自己也笑,只是把剛才韓絳說的句子記下,回去當作題目練習。

喝了一會酒,幾人到韓家制好的蒸汽機那裡看,順便就著燒水的爐子烤火。這蒸汽機按照韓絳的意思,後邊不帶葉片,而是換了個大轉輪,在那裡呼呼轉著。把這轉輪安到輪船上,就是簡易輪船了。不過這小蒸汽機的功率太低,人用手就能扳住不動,並沒有什麼實際用途。

韓絳指著機器道:“你們說,把這物事做得大一些,能不能放到船上,帶動船行?”

杜中宵搖頭:“不行的。此物過於沉重,力氣太小,帶不動的。此物可用一數來定其能用否,就是機器重多少斤,出來的力氣有多少斤,兩者一除,便就一目瞭然。韓兄家裡的這機器,雖然比我們在國子監製的那一臺精巧許多,但這比數大致不變,還是同樣的東西。”

蘇頌嘆了口氣:“此物我想了許久,要想增大這比數,卻是千難萬難。”

杜中宵心情好了,一時興起,說起了自己前世學的理論知識:“要想增大比數,我以為,要害在這麼幾個地方。一是缸裡的蒸汽密度,也就是施給塞子的壓力,越大比數也就越好看。再一個,便就是裡面的蒸汽越熱越好,出來的時候則越冷越好。當然,凡是有蒸汽過的地方,一定要閉得嚴實才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