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向溝通好之後,其餘合作中的次要問題,譬如後勤,就隨言而解了。
孫元化身為登萊巡撫,是遼東側翼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大明包括山東半島以南的行政區域,平時供給戰區的戰備物資,都會在登州集結,歸孫元化調派。
於是說到後勤安排時,孫元化微一沉吟,便給沙正明調撥了大批軍需糧草,外帶校場、軍營等臨時配套設施。
糧草的數量,是按照登州當地軍隊的日常配給量調撥的。
從這一點上看,老孫還是相當重視來人的,因為按照慣例,客軍的補給要比主軍少一檔。
然而沙正明和其他客軍不一樣,他偏偏對這些不太在意。略微客氣兩句後,他倒是針對本地的營商環境提出了一些要求。
孫元化聞言莞爾一笑,露出了士大夫看商賈的專屬神秘表情:“此等皆乃小事,何足掛齒。”
如此,援助船隊到達登州後落腳後的第一天,很有意義地渡過了。
第二天開始,船隊靠岸休整,水城喧囂無比。
民用碼頭一側,穿著破爛土布短袍的力夫,扛著一袋袋、一箱箱、一包包貨品,踩著晃悠悠的船板,卸貨入庫。碼頭上此刻人物雲集,三山五嶽的土著大佬紛紛聚集,貪婪地盯著貨物的同時,交頭接耳,試圖打探出一個求見貨主的好方法。
至於說貨主......貨主這會顧不上應付商賈,都在官碼頭上“演武”呢。
伴隨著一陣清脆的槍聲和嘩啦聲,兵丁林立的官碼頭上,一排瓦罐變成了碎瓷。
——————————————————————————
孫元化其人,師從中國西學先驅徐光啟。此二位可以說是明代版“睜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
當然,睜眼看世界也是有淵源的。徐光啟和孫元化都是正規天主教徒,他們接受了一部分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思想,是利瑪竇等傳教士在東方發展的最有價值的信徒。
孫元化一生著作不少,其中關於自然科學類的著作尤其寶貴,譬如他參與翻譯的《幾何原本》,親自著寫的《幾何用法》,《太西算要》等書。
雖說孫元化毫無疑問是17世紀東方最出類拔萃的幾何專家,可他最出名的卻不是幾何學,而是有關火器和兵法方面的著作,《西法神機》《經武全書》。
似這樣一位土著科學家,自然是對穿越者傳說中犀利無比的各式火器充滿興趣了。
這也是老孫在穿越者面前好說話的原因:交流知識,互通有無。
所以他今天一大早就來“看望”客人。巡撫大人出場,後邊還跟著一票興趣高昂的東江礦徒,畢竟客船上據說有很先進的大炮,身為武人,自然不能放過軍事觀摩的好機會。
於是碼頭上響起了槍鳴聲——大佬來了興趣,就地開闢射擊場,絲毫不顧及吃瓜群眾的生命安全。
看完槍械射擊,興趣盎然的一干人紛紛親自下場實彈打幾發,之後不光是孫元化,包括孔有德在內的一干軍將紛紛表示火帽槍“犀利”,“在所難敵”。
這之後是重頭戲:旁觀打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