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敵方的大致戰略走向,就能推斷出敵方重兵推進的路線,乃至敵方後勤、輔兵等有可能遭受己方打擊的薄弱環節。
等到與會眾人推演完這一步,大型的燕山地區沙盤上,已然密密麻麻插滿了各種顏色的小旗。而所有人業已對未來必定會發生的這場戰爭,有了最直觀的認知和了解。
這個時間,已經是正式開會的第二天晚上了。
第三天,討論對策。
由於事前已經再三強調了戰役規模,所以實際上,以張中琪三師三千騎兵為核心戰力的北方軍集團,應對這次戰役的手段並不多。
至少,什麼葫蘆島兩棲登陸關門打狗、炮兵平推步兵佔領、騎兵師無人機伴隨無後方作戰直搗盛京等等等等這一類高大上的土洋結合戰術就不能用了。
那麼剩下來的,就只能是最樸素無華的砧板戰術了。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穿越眾都不能允許大規模的軍隊突入華北平原四散掠奪。
在這個戰略思想指導下,張中琪乃至他的手下的軍隊,就必須在清兵入關後不久,給予對方深刻打擊,迫使其收縮兵力,乃至撤退。
這樣一來,其實戰略就呼之欲出了:利用永平春雷營李繼春部做砧板,利用其餘部隊做鐵錘,尋機作戰,將清兵狙擊在永平一線。
在這個時代,李繼春部所在的永平府,其下轄了秦皇島全境,乃至河北唐山地區,都在永平府管轄範圍。
而李繼春部的核心營區,正位於山海關以南,薊鎮以東的遷安境內。
考慮到歷次清兵入關,盤踞在山海關一線的關寧軍都形同虛設,所以李繼春部事實上是頂在了抗清第一線。但凡李繼春部不滅,那麼清兵大部也就無法深入河北平原,更遑論京城,乃至京城以南的地區了。
這個戰略,正是當初勤王一事後,穿越眾丈量著地圖,硬生生將李繼春部秘密扶持起來的原因。
如今,花開結果。
時間已經是第三天的傍晚。當所有該討論的都完畢後,張中琪仍下了手中的小旗,微笑著對李繼春問到:“老李,怎麼樣,有壓力沒有?”
頂著全體與會人士神色各異的目光,李繼春這個一慣沉默寡言,貌不起眼的中年男人,此刻表情依舊平靜。
不過,他說出話語倒不是很平靜:“春雷營一刀一卒皆拜大帥所賜,李繼春殘命亦拜大帥所賜。還請大人放心,只消它日令至,李繼春唯死而已。”
“呵呵,不至於不至於。咱們既要消滅敵人,還要儲存自身新國家將來還等著我們去建設呢。”
隨著張中琪話音落下,大燕國佈置在北方的武裝力量,在這一刻就開始提高了戰備等級,隨時準備著迎接,不知何時會出現的挑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