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1月21日這天,正是農曆的小雪節氣。吳掌櫃感覺諸事齊備,便下令關了商行大門。
與此同時,從燕喜樓定下的席面,也擺在了商行院內。
這一頓席面,既有年終團拜的意思,同時,也是為即將啟程的商隊踐行——現在出發,一切順利的話,商隊可以趕在大年之前回到山西老家過年。等到年後,就會有另外一支商隊,載著天津貨物,出口外去做邊貿。
有了席面,當天的團拜氣氛就肯定是非常熱烈的。大多數年輕的夥計們,一年到頭,也只能吃一頓這樣的超級大餐,所以個個都在埋頭勐吃。他們集火物件都是特意點的硬菜:肘子、蹄膀這些。
而位於上首的吳少爺這一桌領導層,那吃相就文雅多了......大家集火物件都是特意點的時蔬,就和尖沙咀四位大哥一樣。
話說,早在唐代,聰明的漢族先輩,就有了“溫湯監”這種利用地熱來種植反季節蔬菜的原始農業機構。
而在這個位面,中央鍋爐供熱系統+磚房+玻璃頂棚三位一體標準化蒸汽大棚,給京津兩地的富貴人家,帶來了穩定供應的無上冬季美食享受。
像今天的吳法正,就致力於桌面上的一盤糖漬西紅柿頻頻下快。旁邊的吳掌櫃,也是不停夾著一盤清炒油菜勐吃,對紅彤彤的紅燒肉塊不屑一顧。
熱鬧的宴會期間,吳掌櫃作為天津行話事人,自然少不了發年終獎、表彰先進等既有套路。
而吳法正作為少東家,全程也是微笑參與,並且即興發表了幾句熱情講話,用以凝聚士氣。
宴後,義鑫隆正式關張,結束了今年的生意。
第二天,既定的商隊成員們,開始做最後的準備。這時候,吳法正作為同行的少東家,也換了一身短袍,隨著吳掌櫃,最後一遍檢查人員車馬。
在馬房,吳少爺見到了一個他有印象的夥計:此人叫火貴,之前賣力做事還被少爺給過賞錢。
今天的火貴,正賣力磨著一把短刀。見掌櫃和東家進門,火貴急忙起身行禮。
吳法正饒有興趣地要過來這把怪異的短刀看了看。發現這把刀的刀刃和尋常短刀一樣,只是刀柄呈圓柱形,略感怪異。
“不錯,看著蠻爽利!”
吳法正甩了幾下後,把刀還給了火貴。
火貴珍惜地用衣服擦了擦刀刃:“這刀用著趁手,是小的跟碼頭上海員換來的!攢了兩月伙食銀子呢!”
吳法正看了火貴一眼,似笑非笑地問道:“有了刀,遇到盜匪,敢上去拼命嗎?”
火貴聞言漲紅了臉:“東家哪裡話來!火貴能有今日,全靠掌櫃收留看顧!您瞧好嘍,回頭上路要是遇到盜匪,火貴與賊人定是不死不休!”
“好好好!”吳法正心下歡喜,伸手從袖籠中抽出一面方帕來:“刀柄裹上這個,吸汗,不滑手。”
這快男士款純棉灰色蘇格蘭格子機織大手帕,是吳法正喜歡的樣式。他當日在蘇州刺繡店,一口氣買了一打,平日裡用做汗巾。
“謝東家賞!”下一刻,火貴欣喜地接過手帕,將其纏到了圓柱型的刀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