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634年8月。
地點:湄公河三角洲,西貢城外。
原本繁華熱鬧的外圍市集,此時已然變成了吵鬧的軍營。如果用上帝視角從西貢城頭往東北方望去,就能看到,在水系綿延,被熱帶植被覆蓋的平原上,出現了一條顏色略異的通道,從越南方向延續了過來。
下一刻,伴隨著一聲尖厲的牛角號聲,大批頭戴斗笠計程車兵,高舉著鐵刀,在一片綿綿雨水中衝向了對面的城池。
4個月前的順化會議,北越新朝廷最終在強勢的明人面前低了頭,體會了一把我大清被列強搓扁揉圓的酸爽滋味。
會議結束後,列強......南洋總督行轅隨即於順化城內一處官宅草草開張,並在當晚拼湊出了一個聯軍的草臺班子。
聯軍以2000明國開拓軍為核心戰鬥力,其餘山頭有南越殘部、北越支援部隊、以及占城羈糜州派出的參戰部眾。
這其中,3000北越支援部是之前就談好的。不過在發現明人窩藏壞心打算養虎為患後,北越人派出的支援部隊隨即縮了水。不光是人數和質量上都縮了水,部隊的情緒也很不對頭。
其次是以阮福源為首的阮氏部眾。
阮氏是真心投靠。
阮氏全族這一次逃出虎口,全靠了明人發話撐腰。另外,時候阮氏還能保留2000名核心部眾的編制,也是明人力保的後果。這一結果令北越新朝憤恨無比,同樣因此,阮氏一族也無從選擇,站在了明人一方。
所以此次聯軍的組建,阮氏殘餘部眾盡出。
不出也不行了。
由於懼怕事後新朝廷一定會發生的打壓和迫害,阮氏這次隨軍的不光是有部眾,還託老攜幼,將自家以及自家附屬的一些家族全部撤出了越南領土。
這是活脫脫的舉家出奔,投靠明人。
南洋總督府對此肯定是樂見其成的。有這樣一支依附過來的本地土著勢力做為帶路黨,能大大提高前期對於湄南河平原地帶的掌控速度。
最後,就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占城國部隊了。
偏居一隅的占城人,無論對阮氏還是鄭氏都沒有好臉色。他們很清楚,只要是個越南人當權,那都是一丘之貉,會對占城土地進行無休無止的侵佔。
至於這夥突然冒出來的明人......占城人起初是抱有希望的,但是後來透過接觸,發現明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明人並沒有給占城人承諾,保證占城不被吞併。
明人只是承諾,在占城人出兵期間,會“調停”新朝和占城的矛盾。
這樣一來占城人出兵就不想出兵了。
可是,不出兵是不行的。在這件事上,明人態度極其強硬——自古君王出兵,諸侯從徵。你一個羈糜州這次要是不響應號召,那我就先聯合其他人滅了你。
內裡虛弱的占城人在某勢力露出兇惡嘴臉後,沒辦法只能屈服,答應出兵1500,再出2000輔兵參加聯軍。
就這樣,一個內部矛盾重重,七拱八翹的聯軍組建出來了。
接下來2個月時間,聯軍陸續在占城境內一處小城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