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除了南越人之外,還有一個人也比較滿意:盛楠。
“不錯不錯!”就在北越人有序撤退的同時,盛楠一邊用望遠鏡觀察戰場,一邊連連點頭:“守得有章法,撤退得也很及時,很NICE。”
然而放下望遠鏡後,擔負教導任務的盛楠,表情就變得嚴肅起來了:“所有火力點都標註了沒有?”
“報告,已全部標註。並且根據炮口焰的大小,初步標註了敵火力點的火炮口徑。”
“嗯。”盛老師聞言只是略微點點頭,然後抬起手指著前方已經撤到安全距離的越軍,評價了幾句:“這是一隻具有相當軍事素養的軍隊。你們以後遇到,千萬不能大意。在我看來,除了咱們的正規軍外,其餘輔助部隊並不能穩吃他們,哪怕我方擁有火力優勢。”
“至於朝廷那些兵馬......”
盛楠說道這裡,搖了搖頭:“都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屬下明白!”
看到面前這幾十個年輕充滿朝氣的臉龐,盛楠下一刻卻繼續繃勁了臉龐:“現在開始佈置功課。”
“以南越築壘區為假想敵,在無海軍艦炮支援的條件下,以我正規軍、開拓軍為進攻方。你們每人明早以前,都要至少拿出兩份戰術計劃,要有圖上作業。”
“保證完成任務!”
——————————————————————————
接下來,在進攻的這頭一天,北越人以排山倒海的衝擊波,分別在早、午、傍晚,針對南越築壘區,組織發動了三次規模以上衝擊。
其中最後一次,人數遞進到了萬人規模,傷亡率大增。戰況可以說是從第一天起就達到了高潮,無疑十分慘烈。
不過戰果也是有的:至少有三十米寬度的壕溝已經被北越人用人命填平,就等第二天發起近距離強攻了。
而就在當天晚上,北越前線大將親自登門,言辭謙卑地要求盛楠下令動用大型臼炮“葛龍德”,用在明天的戰場上。
盛楠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雖說那門臼炮屬於“明援”,名義上是贈送給越人的軍火。然而用現代工藝製造的軍火,根本不是越人能玩轉的。其配套的火藥、炮彈、乃至配套的炮兵連隊,這些都掌握在盛楠手中。
這個套路在後世有一家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俄毛。
其對印度的種種騷套路真真是歎為觀止。
然而就在越人將軍出門後的下一刻,野戰帳篷中以楊威利參謀為首的四五個人當即站了出來,言辭激動地建議盛團長暫緩臼炮支援。理由很簡單:安南人的血流得太少。
盛楠安靜地聽完參謀們的理由後,並沒有生氣。事實上表情平淡的他心中還相當欣慰:“不錯,都具有國際視野了。看來韓小波這幫人前幾年還是做了些實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