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當初在臺南建立的草臺班子,發展到今天,已然變成了擁有無限潛力的超級勢力。
這種局面下,不管起於微末的老弟兄們心中怎麼想,平等相待的好日子確實一去不復返了。
大傢俬下里儘管依舊稱兄道弟,但是誰都能感覺到,隨著組織的大型化和正規化,外部地位正在緩慢地改變彼此的內部地位。
像今天姚建設遇到的就是典型場面。短短几年前,大家都是一屁股泥土坐在野地裡吃著烤生蠔,順便探討如何安排臺南野人,中間話不對頭還要互相扔兩根雞骨頭罵幾句娘。
可到了今天,堂堂北方三人組之一的姚建設,手底下管著不知道多少人財物的黑白通吃型大佬,一旦遇上單獨“覲見”的場面,居然也有一點受寵若驚的感覺......體制這種東西,既然享受了其所帶來的管理優勢,就必須得承受其所帶來的上下級觀念。
所以姚建設恭恭敬敬坐在了曹總身邊。
剛接過曹總一根菸,還沒客氣兩句,一旁看上去笑眯眯的夏先澤開口了:“曹總這邊有件大事要交給你辦。”
姚建設趕緊把煙從嘴裡拔出來:“有事您吩咐。”
“你這次回去後,把曹總祖上三代的檔案辦一辦。”
“啊!?”姚建設震精了,O著嘴無言以對,煙也忘了抽。
夏先澤一副“我就知道這廝不明白”的表情,長吸一口氣,開始給姚建設解釋。
話說,按中國人民的慣例,開國皇帝坐了江山後,都是要冊封祖宗三代的。
這是標準程式,是社會認可的必要“儀式”。
李唐當年定鼎,李世民事後追封祖爺爺李虎為唐太祖,祖父李昞為唐世祖,下面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唐高祖李淵。
做為關隴軍政集團核心的李氏一族,其祖輩本身就是世代傳承的大貴族大門閥:李世民祖爺爺位居西魏隴西郡公,祖父位居北周唐國公,李淵在隋末襲爵唐國公,造反時是太原留守。李家一門,可謂是隋朝體制內的頭號大反賊。
和老李家不一樣的是,到了明代老朱家這一朝,那可真就是屌絲逆襲了。
朱元璋祖上三代貧農。其祖父朱初一,其父朱五四都是窮苦農民出身......從名字就能看出來。朱八八本人在年輕時也是窮鬼一個,還當過幾年遊方僧人——叫花子的代名詞。
即便是這樣,等朱元璋同志登了大寶,依舊第一時間追封爺爺朱初一為熙祖裕皇帝,老爹朱五四為仁祖淳皇帝。
接下來,該輪到曹川同志了。
在這之前,某勢力的對外說辭是“海商歸來”。這種籠統的說法在早期是沒問題的。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真到了昭告天下那一天,曹皇帝做為漢人共主,連祖宗三代在哪個村子種地都說不清的話,肯定是不成的,會影響統治合法性。土著會有懷疑和警惕:彼輩是漢人嗎?異族?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