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旅明> 第454節 降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4節 降將 (1 / 3)

“李際春,你可知罪?”

“大人,末將知罪。”

跪在堂下的中年人,此刻面目平靜,一副任打任罰的樣子。

而坐在公案後的張中琪,此刻嘴角上翹,裝著青天大老爺的逼,帶著點玩味地問道:“文死諫、武死戰,看看永平赴難的那幾位大人,李際春,你今日跪在這裡,可有半分慚愧?”

.....................................

古代由於通訊技術和社會管理跟不上,導致政府沒辦法把觸角伸到所有細胞,所以在軍隊制度建設上,為了分權和制衡,包括宋明在內,都採取了“以文馭武,大小相制”的原則。

所謂大小相制,其實就是縮水版的軍隊封建制:總督能直接下令的只有自己的督標營,其餘全省部隊,總督必須要透過總兵官來下令。

同樣的道理,總兵也只能指揮自己的鎮標,要下令給某一支部隊,必須要透過中間的副將參將這些人。

這就是封建制度的原則:隔一層就不能直管,君主有事只能找封建主,下邊的封臣只聽封建主的,和君主沒關係。

中國的封建制度,雖說自漢以後和西方就有了一些不同,但是核心規則還是一樣的——皇帝和朝廷管不到鄉下農民,類似於封建主的宗族地主才是農民的天老爺,所謂的“皇權不下縣”,其實就詮釋了封建制的這一核心思想。

在這方面,西方做得更加明顯一些:國王只能和公侯一級的大封建主撕逼,公侯下邊的騎士(鄉紳)階層,聽命的是自己的封君。

一旦有了戰爭,通常就是由某某侯爵,某某伯爵帶著自己手下的一幫封臣騎士去參加會戰,國王只能把命令下到大貴族這一層。

回到永平城的府衙。

根據以上原則,從理論上講,穿越眾是管不到參將李際春的。這位的頂頭上司是山海關總兵,要殺要剮,也該由山海關總兵報給朝廷,最終由崇禎來決斷此人。

但是眼下可不是正常情況。永平城剛剛光復,穿越眾在城裡施行的是“軍政府”制度,隨時可以殺掉任何人——李際春負隅頑抗,替韃子斷後,被天兵正法了,就這麼簡單。

所以現在跪在堂下的李參將,其實屬於命懸一線,隨時會被拖出去宰了。

“你今日跪在這裡,可有半分慚愧?”

聽到堂上帶著嘲諷味道的問話後,李際春先是磕了個頭,然後依舊面無表情地回道:“大人,當日城破之際,末將手下二十餘親兵已然全數戰死......若說無能,那我認;若說慚愧,這個委實沒有。螻蟻尚且偷生,末將力戰後而降,何罪之有?”

“這倒新鮮!”一旁坐著的天津站站長姚建設呵呵一笑,對這位帶有後世理念的軍人說道:“照這麼說,死光親兵就算了事,那你手下兩千人的守城軍都是擺設不成?”

“還真是擺設。”李際春聞言苦笑一聲,跪在地上對這位說不清楚官階的綠襖官兒拱了拱手:“這位大人容稟。”

“自天啟年以來,朝廷邊事吃緊,靡費日甚。似末將分守的永平,由於百年來從未遇過戰事,故兵部撥下的軍資餉銀一年少過一年,這其中還有不少朽爛廢物。”

李際春說到這裡,臉上滑過了一絲尷尬:“便是自縊的兵備道鄭大人,每回末將去請領軍餉,也是要拿夠一成常例的。”

“末將平日裡吃下的空餉,全都用在了這幫親兵身上。”李際春說到這裡,臉上肌肉抽搐,貌似極度痛心:“就那點銀子,也就夠養這點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