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通的豆油菜油相比,棕櫚油直接炒菜的話,口感會差。這種油的熔點高,更適合油炸菜品。在後世,雖然中國大量進口棕櫚油,但是很少用來直接炒菜,都是用來間接加工。最適合的棕櫚油發揮的場所,是肯德基的油炸雞腿,以及各種油炸泡麵,包括蛋糕店裡的奶油製品。
當天在白鵝潭酒店的明人來賓們,也親自感受到了這種差距。
來賓們不但試吃了幾口棕櫚油炒菜,還觀看了油炸雞腿,油炸米粉的製作過程。
這之後,丁市長又在晚間的茶會上,給大家細緻展布了關於南洋商品植物開發的宏偉藍圖。
晚會結束後,來賓們三三兩兩各自離去。面對今天接受到的巨量資訊,客人們現在需要分析利弊,可謂人人皆有心思。
白舉人同樣不例外。他回到客房後,特意叫小廝衝了一杯苦澀的咖啡。皺著眉頭品嚐了兩口後,白舉人靜靜坐在新式建築獨有的水泥陽臺上,眺望著眼前月光下的白鵝潭,乃至遠方廣州老城方向星星點點的燈火,陷入了沉思。
和來賓中那些不通實務的富貴人不一樣,白舉人這種一代目是從下層爬上來的,所以他對今天得到的這些訊息,有明確的個人看法。
他已經決定要試水棕櫚油買賣。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雖然沒有清代那麼精緻,但是明代的鐵鍋炒菜已然得到了普及。尤其是廣東這種出產鐵料的地區,佛山鎮的鐵鍋在這個時代就已經名揚海內外,所以明人日常用餐,對鐵鍋炒菜並不陌生。
這樣一來加,今天在推介會晚宴上,很多人第一口嘗過棕櫚油炒的菜品後,就明確指出了問題所在——味同嚼臘,不如尋常菜油。
做出判斷後,人們便紛紛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看上去更有前途,更加安全傳統的稻米,熱帶水果等作物上去了。畢竟丁市長拼命吹噓描述的油炸雞腿和蛋糕店,在明人闊佬看來有點超前了:遍地炸雞店炸米粉,泥腿子想吃就吃?將來還會變成泥腿子專享的什麼“高熱量食品”......想屁吃呢?
這就是棕櫚油路線遭到與會人士冷落的原因。
然而白舉人卻從中看到了商機。
白舉人是開雜貨店起家的,他很清楚這中間有一道關節:越貴的東西消費者越少。
像是夷州產的煤油燈和燈油,雖說是好東西,但這玩意在眼下的雜貨銷售網路中其實並沒有佔據多少份額,也就是商家用來展示實力所用。畢竟一個莊子裡,能消費得起這種好東西的人並不多。
其實雜貨商銷售額的大頭,卻恰恰是一些不起眼的貨色:一捆捆的麻繩,一摞摞的草帽,一筐筐的鋤頭。
所以在白舉人看來,這種新奇的棕櫚油果,卻恰恰是可以走量的大宗貨品。至於說口感不好......笑話,他批發這種油是賣給廣大平民的。只要能果腹,用丁大人的話來說就是什麼“卡路里”管夠,老爺們不愛吃就不愛吃吧,影響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