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收了將主......這裡叫司令推薦來的三四個陌生部下後,一個總數十二人,由天南地北的好漢湊起來的步兵班就這樣產生了。
作為班長,吳猛吳三爺一度亞歷山大。
他猜出了事情的原委,知道自己一夥人之前的表現入了司令老爺的法眼,這是好事。但是吳三爺同樣有憂慮:他怕這幾位是跑來鍍金的X二代,到時候萬一一個照顧不周,有人翹了辮子,那可就闖下天禍了。
然而沒過兩天,三爺就釋懷了。
這幾個被塞進來的,在三爺這個老油條噓寒問暖,言辭套問下根本沒什麼防備,很快就被套出了底細——他們之前大都是軍港裡的輔兵,這一次開拓軍組建,就有那不甘於勞作,願意搏命混個前程的報了名,現在被分配下來了。
發現這幾位並不是什麼皇親國戚後,某人就放心了。可唯獨其中叫賀扁擔的,三爺最終還是高看了一眼。
首先,三爺在套問之後,發現賀扁擔原來是被部隊放出去的探馬在匪窩外搭救的,之後還跟著司令混吃混喝了一段時日。大約是期間處了些情分出來,所以小夥子是被指名推薦過來的,這裡面大概有點故事,需要重視。
其次,賀扁擔身高馬大,身手雖說是亂來的野路子,但是人年輕,敢和人搏命,調教一番就是一把好手。所以在瞭解了這幾個新來的手下後,三爺唯獨對賀扁擔還是比較滿意的。
接下來,依舊是緊張的訓練磨合階段。
每天上午,全體火槍手都會被集中在一起,由正規軍教官來訓練這些人瞄準,裝彈,輪射,槍械保養,佇列等等一系列領先這個時代的先進軍事技能。
下午就是各小隊合練了。這期間衛遠作為總教頭,會隨機抽調班隊任意組合,訓練這些人小規模作戰的能力。
光在校場上練把式肯定是不夠的。之後衛遠還會輪番帶人出去拉練,訓練這些人在陌生環境下的應變能力,以及教授他們一些野戰知識。這裡面科目比較多:包括通訊聯絡,急救,辨認方向,尋找食物等等基本技巧都被納入了訓練範圍。
...........................
時間匆匆過去,一轉眼已經來到了1630年的10月份,距離熊制軍來廣東上任已經過去一個來月時間了。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熊文燦除了密集接見兩廣官員和社會各界名流之外,還在周邊各處簡單轉了轉,做足了大佬上任後應有的功課。
現在時間既然用掉了,也就到了施政時刻,於是一些不痛不癢的公文首先從肇慶總督衙門發了出來。
這些等因奉此的官樣文章是任何一個官場都避免不了的。所以公文發出來後,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就這麼按照程式,一級一級慢吞吞往下傳,最終,來到了大明最底層行政單位:縣衙。
隋開皇九年(589年),廣州撤郡改州,增城縣那時候起就屬於廣州。其後經歷唐、南漢、宋、元、明、清等1300多年,廣州名稱多次改變,增城卻始終都是廣州的屬縣。
在古代,增城這個相對偏僻,有不少丘陵山地的下縣,是不折不扣的鄉下地方,屬於廣州的窮小弟,沒人搭理。
那麼能在這種地方上班的,自然就不是什麼有遠大理想和後臺的985進士,這年頭可不流行幹部下鄉扶貧,所以增城縣令通常都是低位進士,或者乾脆就是舉人為之。
這一任的增城令谷泰,就恰好是舉人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