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寂靜的基隆山,就此開啟了日後金瓜石礦業的輝煌歲月。
對於穿越眾來說,其實在早期穿越的時候,大家的一致意見是不開發金瓜石的。
原因很簡單:金礦到處都有,沒必要花費海量的人命去原始森林喂蚊子——當時的穿越政權,每一個人都是寶貴的,根本經不起“浪費”。
然而時間到了1630年,穿越眾來到大明3年之後,情況發生了根本變化。
除了最重要的工業基礎不斷完善,社會財富迅速增加這個總前提之外,來自於南洋各地的奴隸數量也呈現了爆炸性增長。
奴隸貿易的蓬勃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程序。和歷史上不一樣,來到東亞的殖民者們,在這2年間突然發現,他們居然再也不用操心貿易了?
無論是什麼人,只要隨便運一船奴隸或者別的什麼穿越眾需要的貨物,就可以在臺江沿岸的大型倉庫裡,立刻,馬上,公平,沒有任何障礙地換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一種商商品——不限數量,不限種類。
商人們唯一需要操心的,是口袋裡的銀幣夠不夠。
之前無數年間,佔據了所有殖民者最渴望貨品清單頭一位的商品:生絲,現在已經掉到了清單前十,因為有很多種“神奇”的東西,其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生絲。
譬如能拯救一船人,或者一城人生命的漂白粉。
譬如封在蠟丸裡,能治好海員壞血病的神秘藥丸。
譬如教會最喜愛的,能在歐洲漫長的冬季給教徒帶來光明的油燈和煤油。
這些琳琅滿目,但是價格昂貴的商品,第一時間掏空了所有來客的腰包。
適應了這種新型貿易模式的各國商人們,很快發現了問題的關鍵:大家現在已經不需要把精力花在尋找明國貨源和互相鬥毆身上了,因為誰也無法壟斷和買空穿越眾手中的貨物。
現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快速,高效得將穿越眾需要的貨品運到那該死的,充滿誘惑的臺江港,然後再將那些神奇的貨物用去歐洲發財。
於是,由於三十年戰爭歐洲銀根緊縮,原本日子過得悽悽慘慘的西班牙人,在半年前,針對菲律賓土著,發動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型戰役:聖?塞塔戰役。
而盤踞在香料群島的紅毛也不甘人後。
原本歷史上,荷蘭東印度公司最偉大的總督,簡?皮特斯佐恩?科恩,將於去年在被土著馬打蘭蘇丹國圍攻巴達維亞期間,患上痢疾而死,享年僅僅43歲。
而在這個位面,由於總督府水窖裡被撒了漂白粉,所以科恩總督健康地活到了蘇丹國撤圍。
到了今年,緩過氣來的荷蘭人,於是在科恩指揮下,發動了針對馬打蘭國的新一輪戰役:即為報仇,也為抓捕奴隸。
於是,突然間發現手中多了大批計劃外奴隸的穿越眾高層,就又把視線投向了臺北山窩窩裡那一處赫赫有名的金瓜石礦區。
那裡不但有金礦,還有穿越眾目前最看重的銅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