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軍從京城出發後,第三天回到了天津城。
天津城擺出了盛大的迎接儀式。
自巡撫以下,所有天津城裡的頭面人物,包括全城百姓傾巢出動,沿著老校場站出了十里長隊。
不怪父老如此興奮。要知道忠勇伯這支隊伍,其中數量最多的,可是由本地鄉黨組成的飛虎營。
土著不懂什麼是機槍什麼叫戰鬥力,土著只知道,這姓曹的總兵可是靠著咱天津爺們賣命,才從皇帝哪裡討來了一頂大官帽。
所以今天大夥格外高興:家鄉出了一支能力戰韃虜的強軍,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是好事。即便韃子下一次再入關,父老們也不用一日三驚不是?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所以在穿越眾默許下,飛虎營的爺們今天算是放飛了自我,硬是耍著寶進了天津。
一路行來,有人在馬上拿大頂,還有人光著膀子舞大刀,說過之處喝彩聲不斷,場面可比京城閱兵時熱鬧輕鬆多了。
最終,當隊伍回到久違的老校場後,總兵大人進行了最後一次集合。
面對校場裡整整齊齊的上千名騎兵,大人發表了一通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重要講話。最後,隨著電喇叭裡傳來的“解散”和全體士兵齊聲回應的“殺!”聲,飛虎營正式解散。
接下來是論功行賞時間。
大筐的銀幣早已備好,營兵排隊登臺,得到了一份遠超大人當初承諾的賞銀。滿心歡喜的人輪流上前給曹總兵磕頭,頌祝大人公侯萬代多福多壽。
接下來是慶功會。
之前無論穿越眾還是士兵,在政治空氣濃烈的京城過得都比較謹慎,生怕捅出什麼漏子來。現如今大家回了天津,不光土著感覺到了家,穿越者其實也有點卸下壓力的味道,所以慶功會辦得相當大氣。
成排的火堆在校場上點燃,成群的牛羊趕進來,光著膀子的大廚開始烤肉,一罈罈新釀的二鍋頭被開啟,瀝瀝的倒酒聲開始成為場上的主旋律。
除了軍人外,本次慶功宴,天津本地的名流商賈以及官員也受到了邀請。
逼格高的大佬同新科忠勇伯一起坐在將臺上,喝著鐵桶酒吃著片好的肥嫩羊肉,其餘人等則在校場上端著酒碗開自助。
與此同時,本地的戲班也被請來了。搭起的戲臺下方,很多第一次來的客人,驚奇地聽到了透過喇叭放大的戲曲聲。
就這樣喧鬧的慶功宴一直持續到了第二天清晨,期間總兵大人還多次下臺給壯士們敬酒,真正做到了愛兵如子,與民同樂。
.......................
又過了一天後,從五一這天開始,飛虎營的人員分流安置工作正式開始了。
之前在操場解散那一刻,其實飛虎營已經算是解體了。接下來,所有人員要面臨一次重新分配,這之後,一個嶄新的飛虎營將會重新組建。
新的飛虎營將會正式建軍,而不是之前那種急就章的僱傭軍模式。
換句話說,士兵會變成拿工資和津貼的帝國正規軍。與此同時,整隻部隊的級別也會提升,從二線雜牌升格成為常駐北方的一線騎兵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