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天津衛有名的“少俠”梅撫西,這次建軍伊始,便靠著自己過硬的馬上功夫,撈到了一個副隊長的位子。
他和他手下的九個尖兵,這段時間經受了相當嚴苛的訓練。由於成績突出,所以在這次全軍北上進入燕山餘脈的行動中,甲隊下轄的偵查分隊便擔任了箭頭任務,出現在了行軍方陣的左上角。
.......................
就在梅撫西坐在冬日枯乾的雜樹林中,嚥下手中最後一塊乾糧時,一旁傳來了細微的“噠噠”聲。
梅撫西不用回頭,就知道訊息來了。
傳出“噠噠”聲的,是一個包著花布兜的鐵匣子。這個花裡胡哨的鐵匣子,是被一個五短身材,同樣穿著花衣的特戰隊員背在身上的。
總數只有五十人的特戰隊員,在前期的訓練偵查階段,是分散在各個騎兵隊中擔任編外通訊官的。所以梅撫西這支走在大部隊前方的偵察隊,理所應當地分到了一個。
這位通訊官不是別人,正是國士/御賜少尉軍銜的特戰隊員陳火丁陳二爺。
如今的陳二爺,正式身份是帝國特戰隊小隊長,臨時兼任飛虎營甲隊的通訊官。
聽到揹負式電臺傳來訊號後,陳二爺伸手拿下手咪和耳機,然後嘀嘀咕咕開始和訊號另一端通起話來。
特戰隊這次北上,使用的戰術電臺一共有兩種。
一種是vhf單兵電臺。vhf段的頻率在繞射和地波傳播方面比較強,但是對建築物的穿透力差,所以正好做為山地或野戰單兵近程通訊使用。
在十七世紀這個純淨的電磁環境下,穿行在燕山山脈的特戰隊員,單兵通訊距離一般能保持在1o公里左右。
另一種是12o的數字短波電臺。
這種是用來做指揮電臺用的。大瓦數的電臺一旦把天線架設起來,甚至可以在1ooo公里內實現有效通訊。即便是在山脈中影響了通訊距離,這種電臺也完全可以支撐整個飛虎營的通訊網路需求。
陳火丁剛才接到的,就是特戰隊司令錢鐵山從十公里外來的敵情通報。
“都起身,走人。”簡短的語音通話完畢後,陳火丁扭頭給梅撫西小聲說了幾句,後者當即起身,下令小隊開拔。
其餘的九個隊員聞聲急忙開始拔營:迅往嘴裡塞下最後一口乾糧,收拾起掛在馬脖子上的料袋,給馬套上防止嘶叫的口套,最後收拾起地上的酒精/煤油兩用爐子。
小分隊現在所處的位置,已經從南到北穿透了唐山西北方的燕山餘脈,再往北一點,就能看到遵化附近的平原走廊了。所以這時候隊伍宿營必須十分謹慎,不能出炊煙和響亮的馬嘶八旗探馬隨時可能出現在附近。
用兩分鐘時間拔營完畢後,小分隊所有人都戴上了灰色的厚實口罩,然後翻身上馬,突前的尖兵掛好了胸前的望遠鏡,大夥在梅撫西簡單的手勢指揮下,展開了搜尋陣型,開始緩緩在群山中穿行起來。
整個搜尋隊形是這樣的:由左右兩名尖兵負責兩側山脊的前進和觀察。在兩山之間的谷地,同樣有兩名騎兵在前方負責開路,而剩下的人則帶著替換的戰馬,跟在一里路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