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彈筒這玩意吧,說白了就是貧民版迫擊炮。
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射程:迫擊炮是滑膛,射程能達到00米以上。而擲彈筒是有膛線的,精確射程只有200米,再遠的話n就飄了。
有腳踏車的人很容易就能理解擲彈筒的構造,因為便攜打氣筒和擲彈筒的外表幾乎一模一樣。
外表一樣,功能可就不一樣了。擲彈筒前半截的圓筒用來裝藥,後半截的螺桿則是用來調節筒長的。因為發射的n很雜,連sn都有,所以擲彈筒不能透過調節n來改變射程。
這時候就只能透過調整螺桿來改變發射筒的長短:發射筒變長,打得遠,變短,打得近。
總之,這種重量只有5斤的簡易迫擊炮,或者說原始槍榴彈,是一種非常簡陋的便攜武器士兵要想用它打中目標,必須“手感”非常熟練才可以。
好在今天來得都是專業人士:陸軍為了這款來之不易的高科技面殺傷武器,也是專門組織了人員培訓的。這一次之所以派來5個小組之多,就是為了實戰檢測。
於是在吳班長指揮下,5個小組迅速發射了第一輪催淚彈。
和迫擊炮那種帶尾翼,依靠滑落擊發底火的標準炮彈不一樣。短口徑只有50毫米的擲彈筒使用的n同樣很粗陋。
這種古今結合的圓柱形催淚彈是某勢力獨有的,其上充斥著濃濃的窯區簡約風格。
由於不需要殺傷力,所以n外殼只是一層厚鐵皮。這個棍狀物的頭部是沒有高檔次的碰炸引信的,被副射手塞進炮管後,主射手只需要用左手把著炮管對準敵人,然後用力拉下尾部的發射皮帶就可以了。
遭到撞針敲擊的底火迅速被引爆,然後將炮彈推出炮管。於此同時,類似於木柄sn那種藏在彈殼裡的引線也被引燃。沒有碰炸引信的簡陋n,在設計時也沒打算控制引爆時間,所以引線長度是固定的:3秒引爆。
這樣當炮彈飛到目標頭頂的時候,有時候就被提前引爆了。不過這無所謂:催淚彈被引爆後並不會打出鋼珠和預製破片,只會在氧化劑和碳酸鎂之類的助燃劑作用下,持續冒出大量煙霧。
5發催淚彈準確地命中了對面的目標1000人那麼大的目標,想不命中也不可能。
然後左保六就著道了。
一開始看到冒著煙,慢吞吞飛來的柱狀物時,左保六這幫站在前排的勇士還集體對這種行為表示了鄙視:什麼時候二踢腳也能用來械鬥了?倘若這玩意都能見功的話,那鄉間爭水爭地的時候就不用死人了。
然後二踢腳就在左保六頭頂b了。
如果左保六來自後世的話,他現在一定會羞辱對手一句:“又是淘寶買的假貨”因為鞭炮b的聲光效果很差。不但聲音而且冒著濃濃的煙霧,一看就是泛潮的臭彈。
下一刻,左保六就深深吸到了一口辛辣刺激彷彿萬千細針一般的空氣。腦中“轟”的一聲過後,左保六七竅中除過雙耳之外,其餘五竅同時往外湧出了液體:眼裡淌出了眼淚,嘴中冒著口水,鼻涕也在第一時間流了出來。
壓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左保六,此刻大腦是宕機的身體各處瘋狂傳來的神經訊號太急太猛,根本處理不過來。所以這時他只能根據本能彎下了腰,開始大聲咳嗽起來。
緊接著他又跪了下來。肺部火燒火燎的感覺和劇烈地咳嗽令他渾身癱軟目不能視,已經完全失去了行動能力。
這同時徜徉在濃烈的辣椒素濃霧中的大部隊也同樣開始了劇烈咳嗽、流淚、跪地的三連動。勇士們完全沒有做出正確的反應動作,就那麼跪在煙霧中繼續咳嗽著。
這不能怪他們。儘管辣椒就是這一時期從墨西哥傳入大明的,但此時的辣椒和玉米一樣,還僅僅是少數海商花園裡的觀賞植物,明人壓根沒有接觸過這玩意要到乾隆年間,辣椒才開始作為一種蔬菜被中國人食用。
好在基數大了,總有人能反應過來。渡過最初的迷惑和恐慌後,很快有那見多識廣的一邊咳嗽一邊喊叫起來:“是狼煙,掩住口鼻,快躲!”
然而催淚彈這玩意光靠掩住口鼻是沒用的,還得跟伊利丹一樣把眼睛也矇住才可以。所以人群現在依舊處於混亂中,並且開始出現了踩踏行為:眼瞎了,也就分不清方向了。
站在村口土坡上的明人同樣張口結舌。餘本德和他手下那幫混子們此刻一個個伸著脖子掂著腳在往前擠,彷彿剛才打算跑路的不是他們。
“此物甚妙!”餘本德搞清楚狀況後,不由得心花怒放,捻著鬍鬚又氣定神閒了:“既能降敵,又免了刑殺之累,實乃一舉兩得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