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這一趟出差陣勢不小:掌櫃,帳房,夥計,保鏢,內衛,小廝,光這些就有四十多口人。事實上這點人對於此次任務來說,還僅僅是先頭部隊而已。
要知道熊老爺這次來可是要開埠的。建設大面積的新式碼頭區且不說,以穿越者的尿性,伴隨而來的肯定還有商業區和住宅區,說白了就是小型特區。
上海灘啊,冒險家樂園,有軌電車,騎樓,先施公司,永安公司......不把電視劇裡常見的“復古”南京路搞出來,那還叫上海灘嗎?
所以他這次不但帶了很多土著,等事情稍微有眉目後,還會有一些穿越者來此地出差——規劃和建設這些熊道可不懂,需要其他部門派人來。
......
熊老爺的團隊當天晚上就歇在了羅園。羅十之這邊不但劃出半個園子供客人休息,還打算給老總提供幾個服侍的丫鬟小僮。
然而這一點卻被婉拒了。
隨著時間推移,穿越國內部的架構得以不斷完善,所以很多之前的野路子現在也變得越來越正規化。
像熊道他們這些當初隨意加入情報系統的玩票人士,陸陸續續在後來都得到了副局長馬躍的專業補課,將他們缺失的部分彌補上來。
而包括內衛,小廝這些身邊的親近人,現在都已經換成了情報局在新港訓練基地培訓出來的正式僱員。這些人不但負責保護熊道的安全,還擔負著發報,偵查,秘密刺殺等間諜日常。
所以熊老爺現在出門,就相當於一個情報小組出了門,隨身攜帶著各種秘密,不可能接受羅家送來的丫鬟。
當天晚上簡單休整過後,從第二天開始,熊老爺正事沒幹,先是進入了一輪交際時間。
接風宴,曲宴,茶會,清談,密談,接見提著禮物上門的某某,自己帶著禮物去上門去某某府上求接見......整個一輪交際活動用掉了熊道好幾天的時間。
這種是必須的。上海縣裡有大把富商,其中和熊老爺打過交道的為數不少。現在某人既然要在這裡施展一番,自然要先摸摸情況,和各路神仙打個招呼。
一輪密集的交際活動過後,熊道這才騰出手來開始做正事。
第一步是勘址。後世的地圖和400年前是不一樣的,滄海桑田這個詞很好地詮釋了上海灘的變遷:谷歌上大約有五分之一的沿海土地在明代還是大海,像浦東國際機場,南匯新城之類的地方,眼下統統是魚鱉王國。
熊道先是花了幾天時間沿著海岸線附近的水網走了一圈,這之後他搭乘的小船就在高橋鎮一帶轉悠起來。
高橋鎮在上海縣城東北方30裡,唐初時只是長江口一個小島,隨著歲月流逝,小島漸漸和大陸連成一片,在明代屬於嘉定縣的地盤。
明代沒有外高橋一說,只有離海岸線不遠,位於長江出海口的高橋鎮。在高橋鎮西北方,就是黃浦江的出海之地:吳淞口。
根據大員方面傳過來的戰略規劃,未來的港口區肯定是要江海聯運的——沿著長江上溯到明國內陸是既定戰略。
所以高橋鎮這裡就成了熊道重點勘查的位置。此地正好緊鄰長江口和黃浦江口,一旦港口建成,不但能停泊海船,飲馬長江,還能利用黃浦江的水運能力溝通整個江南地區的水運貿易,是一處上好的“金三角”地帶。
於是熊道就帶著人將附近仔細勘查了一番。不但估算了要購置的地皮面積,還拍下數碼照片,將17世紀的高橋大致地形都輸入了電子地圖,然後將隨身碟捎回了大員。
在等待回信的日子裡,熊道也沒閒著:萬里長征才走完第一步,後續的麻煩事還多著呢。
最讓他頭痛的,就是接下來的置地了。
要知道,一旦新區開始建設,那麼是個人都會清楚周邊的地皮要漲價......不要低估古人的商業嗅覺,尤其是在江南這種地方。
所以為了避免日後的麻煩,避免出現17世紀的釘子戶,熊道必須在一開始就買到儘可能多的地皮,悄悄地進村,打槍地不要。
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熊道的資金可以說是無窮盡的,在上海灘置地又不是什麼虧本的生意,所以有多少買多少才是王道。
事實上漫天要價的釘子戶還不是最難纏的,畢竟這也算是商業行為,來自於地產強國的熊某人可是有跨時代拆遷經驗的。
而熊道最怕的,則是那些乾脆不賣地的人——譬如不差錢的縉紳,還有視那幾畝地為命根子的自耕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