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應役的民伕,管吃管住,工錢結,銀子,稻米,鹽巴皆可。”丁立秋說到這裡,微笑著又敲敲桌面“大人只需將山裡的閒散人等召來便可,其餘一些花費,呵呵,不瞞大人說,還不放在我家將軍心上。”
“嘶”餘應桂聽到這裡,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幫海賊還真是有錢啊既如此,那件事不妨著落在此輩上”
想到這裡,餘老爺頓時來了精神。只見他腰板一,雙眼炯炯有神地看著丁立秋,然後緩緩說道“曹將軍來龍巖興做一番,同為朝臣,學生是要鼎力相助的。只是眼下有一樁事拖住了學生手腳,不知”
丁立秋聽到這裡,知道戲來了“都是自家人,縣尊有話不妨直說。”
餘應桂長吸一口氣後,緩緩吐出兩個字“修橋”
“成交”
丁立秋在縣太爺目瞪口呆中,順滑地接住了話,彷彿他早就知道一樣。
事實上他就是知道。這位縣太爺歷史上可是從當地富戶手中“樂捐”來銀子修橋的,今天見到狗大戶,自然是本難移丁立秋這些子穿梭於明代官場,早就把這些官老爺的脾氣摸透了不是為名,就是為利,總要佔一頭的。
當縣尊大人確定這邊會捐資修一座橋,並且是以他老人家的名義修建時,最大的問題就解決了。
事實上,穿越眾未來會修好幾座橋。無論是金銅礦,還是煤礦和鐵礦,這些礦石都需要修橋鋪路才能運出山,所以修橋本來就在計劃中的。
由縣衙徵發民伕,穿越眾買單的重點協議達成後,剩下的就沒什麼好談了。
至於雙方原本要談的剿匪事宜,丁立秋自然不可能告訴縣尊這200士兵的真正實力本來今天這些士兵就是拿著大刀長矛示弱來著。
所以他最終只能用“還有援軍”這個理由把縣尊糊弄過去了您老還是抓緊cāo辦民伕吧,剿匪的事就別管了。
一切商量完後,已經是傍晚時分。丁立秋從縣衙告辭後,便回到了天后宮軍營。
這時候天已經黑了,而軍營裡的關鍵位置已經亮起了蓄電池電燈,大院的正中也燃起了火堆,士兵們正在圍著火堆吃飯,一切都井井有條。
被衛遠稱為“紅槍營”的200名士兵,正是穿越國最早開始訓練的那批陸軍第一連加強連的精銳。
隨著大批移民的湧入,隨著大員的常住人口以幾何級數上升,穿越國的軍隊也得到了人數上的補充。陸軍從最初的100人連隊,現在已經發展到了2000多人,4個營的編制。
這次來龍巖剿匪計程車兵,就是那200個拿著原裝進口紅木步槍的部隊。而派這支嫡系來剿匪,陸軍那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這是陸軍第一次成規模得在明國大陸駐紮和戰鬥,這中間是有歷史意義的,派出第一連的這些“根紅苗正”計程車兵比較應景。
其次,陸軍司令部是在為1個月後的登基大典做準備。
根據已經制定出的規程,在曹皇上登基那天,是要分封一些個人和單位的。這其中陸軍第一連肯定會得到一個“御林軍”或者是“皇家火槍營”這樣的稱號。
所以這就是派他們深入明國剿匪的原因有了真正的戰功,到時候就能順理成章的接受稱號了。
“怎麼樣,都協調好了嗎”回到營地後,丁立秋徑直去了一營營長衛遠的營部其實就是天后宮居中的一間偏,現在已經被改造成了帶著木板隔斷的營房,一股濃濃的消毒水味道充斥在屋裡。
“搞定了,明天開始就會有民工陸續來縣城報道,咱們修碼頭先。我說,你問了沒有,搞基建那些人明天能到”
衛遠點點頭“和金山鎮那邊聯絡了,明天那些人和步槍一起到。”
“那今晚怎麼辦,這窮山惡水的,滿地是土匪,我看著都滲得慌,士兵們總不能拿著三眼銃守夜吧”丁立秋這可是穿越後第一次住在17世紀的城池外邊,總覺得不安。
“放心吧,自動步槍夜視儀,今晚我親自去望樓守夜,保你睡得安穩。”
衛遠說到這裡,伸手從牆上的布中抽出一把ak,扔給了一旁笑嘻嘻地親兵楊二;然後他又掏出一把私人定製的土豪金版k17,師徒二人上夜視儀後,就牛bī哄哄地出門了。章節內容正在努力恢復中,請稍後再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