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部落在有關於土地的看法上,其實和殖民者是不同的。在殖民者看來,得到土地就是得到了所有權。而世世代代在某片土地上漁獵,遊耕,採摘果實的部落民,他們在意的其實是土地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
這就造成了原住民看上去很好說話的表面現象:曼哈頓就是典型例子。
當然,外來者是不會在意土著想法的——只要給他們一個落腳點,土著很快就連活命的權利都沒有了,誰還在乎什麼所有權之類的東西。
潘明忠他們今天面對的,就是和當初荷蘭人一樣的狀況:工業品換土地。
這個問題有點難。
首先,穿越者是後來人,所以他們不會給自己挖坑。要知道,在後世,貪婪,狡詐的荷蘭人用一箱玻璃球換了曼哈頓的故事,已經被老師們在全世界的小朋友那裡講了幾百年,並且還會繼續講吓去——只要曼哈頓還是全球房價最貴的地方。
這就是問題所在。
後世的人不會在乎當時的曼哈頓島一片荒涼,也不會在乎荷蘭人其實是公平貿易:印第安人是在沒有強迫的情況下,自願用曼哈頓的使用權換玻璃球的。然而後世的報紙和教科書上只會大喊:看吧,這幫壞蛋用玻璃球換了一平方上萬美元,總值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土地......
這個問題是無解的。無論當時紅毛用何種商品換來曼哈頓,後世都會招致同樣的輿論攻擊......荷蘭人也很無奈啊。
所以穿越眾不能給自己挖坑。所以潘明忠在出發前,就得到了大辦公室某人的私下告誡:今後勘探開發,不要搞成曼哈頓那種模式。至於具體怎麼弄,咳...這個老潘你自己把握。
於是老潘現在有點撓頭。
既要從生番那裡換到土地,又不能用商品交換的模式導致日後被動:這就等於是承認了土著對土地的所有權。
——即將建立的穿越帝國,雖說肯定會承認土地私有,但那是針對文明世界的,比如說明人......底線就是對方要有文字,有制度,有契約。
對於這些露著鳥,連文字都沒有的種群,論壇上的主流聲音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一套:遷徙和強制進城務工是這些土著的唯一出路,至於說土地......請出示地契或者合同。沒有?沒有你說個蔡國慶。
這個政策其實最主要的針對目標大家都清楚:廣袤的東南亞土著,廣袤的太平洋島民,廣袤的北美印第安人......苗粟這裡的生番屬於附帶傷害。
這就是穿越眾對待不同文明的思路,雖說不好啟齒,但事實就是如此。
......
潘明忠最終還是在和土著談判的時候,模糊了貿易和土地之間的概念,採取了拖延戰術:儘管在飯後的談判中,是個人都能看出來老首領在用手臂給附近的土地畫圈,然後他就指向了鐵鍋。但是潘明忠還是以語言不通為由,暫時拒絕了老頭的土地貿易方案。
當雙方約好第二天繼續交易後,潘明忠順便把那個來自新港社的翻譯派去了土著村寨偵查,美其名曰:24小時強化語言培訓。
等第二天翻譯歸來,潘明忠算是大體搞清楚了這夥土人的規模。
苗栗縣歷史上主要的族群是道卡斯族,其人下屬的社群是蓬山社以及後壠社。而根據翻譯今天帶回來的一些零散資料,潘明忠判斷,昨天跑來和他貿易的,應該是後壠社的一個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