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旅明> 第199節 外強中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9節 外強中乾 (2 / 3)

勘探隊最終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才完成了任務。隊伍一直深入到溪口上方2公里的地帶,才採集到足夠的樣本。10幾筐從水下和河灘部位分別採集到的鐵砂礦,都被雷劍一一標識清楚,只等運回窯區基地分析化驗了。

與此同時,雷劍也用數碼相機將河口小平原的地形全部攝了下來。下一次大部隊到來的時候,就會根據這些照片準備好物資和人手,在最短時間內修建起城堡和碼頭。

......

元鬥號完成勘探鐵砂的任務後,毫不停留繼續拔錨北上。在逆風中走了整整兩天後,才來到花蓮附近。

考慮到花蓮這邊各種蘊含的石礦全部需要進山勘探,潘明忠想想還是算了——石頭在那裡是跑不掉的,人鑽進密林可就出不來了。

過花蓮而不入後,下一站是宜蘭。

到了宜蘭,就已經接近了臺灣東北角。

宜蘭三角洲平原,算是臺東一線最大的一塊沖積平原了——雖說面積只有 300平方公里。

元鬥號路過這裡的時候,特意將航線外移了一點,免得當地噶瑪蘭族的土著竄出來找麻煩。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穿越勢力的觸手,是不會伸到宜蘭這邊的。

秀姑巒溪口的鐵砂礦,事實上緯度比大員島還要低一點。也就是說,從大員南下,跑四分之一個臺灣的海程,然後繞過墾丁角,從外島岸北上同樣多的路程,就可以抵達。

至於今後去臺北,那肯定是從大員直接北上。所以,像宜蘭這種處於臺灣東北角的化外之地,也就是今天路過這一趟,元鬥號除了拍下幾張遠景照片外,再沒有其他動作。

過宜蘭後,當天深夜,元鬥號悄無聲息地繞過了三貂角。後世這裡有明亮的燈塔,17世紀當然會有這玩意。

繞過三貂角後,元鬥號的航向已經從正北,漸漸偏移成了西北。繼續航行20公里後,就是臺灣東北角標誌性的鼻頭角海岬了。

鼻頭角同樣沒有燈塔,繞過去後,元鬥號的航向從此刻起,正式變成了從東往西的橫線。

風向這時雖說依舊不利,但是已經比前幾天好了很多,所以元鬥號現在可以提速到4節左右,直奔西班牙人盤踞的和平島。

從鼻頭角到和平島的路程很短,只有15公里。在17世紀,後世的和平島原名叫做社寮島,西班牙人佔據此地以後,建立了聖薩爾瓦多城,順便也將島名改為聖薩爾瓦多島。

元鬥號來到雞籠(後世叫基隆)灣時,是下午3點。理論上陽光最烈的時段,在臺北卻下著雨;煙雨迷濛中,聳立著西式城堡的和平島,在基隆河入海口隱隱可見。

城堡的位置在和平島西南角,後世這裡已經變成了船塢。而元鬥號這時並沒有貿然進入和平島和基隆海岸之間的淺海峽。儘管西班牙大副一再表示那條海峽可以透過,但是元鬥號還是走北方外海路線,在雨霧中繞過中山仔島和桶盤嶼,於下午4點多,停在了聖薩爾瓦多城外港。

看到元鬥號降帆後,城堡外的簡易碼頭上,沒多久便劃出了聯絡小艇。而同一時刻,站在甲板上的潘明忠,也從口袋裡掏出了那封聯署簽名的信件,把它交給了大副:“去吧,老桑,好好把話說清楚,免得有什麼誤會。”

桑佩爾很快坐著小艇迴歸了城堡。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