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旅明> 第139節 電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9節 電爐 (1 / 2)

咬著牙硬上電爐專案,穿越眾也是迫不得已。

原因很簡單:沒有煤。

沒有煤,就沒有焦炭,就用不了平爐轉爐這些裝置。

臺北有煤,但是那塊地一年200天都在下雨,要在17世紀的臺北叢林裡開荒挖煤......準備死多少人開路填坑?何況先要趕走西班牙人,造出運輸船隊,開分基地......

臺北的煤礦根本不用考慮,哪怕從廣東和越南搞煤,也遠比看上去很近的臺北靠譜。但是眼下某勢力根本沒有多餘的資源南下:廈門鄭芝龍以及周邊的海盜,澳門葡萄牙人以及周邊的海盜,這些多如牛毛的敵對勢力卡住了穿越眾南下的通道。

煤這種廉價的大宗商品,現在只能少量弄一點,穿越眾根本沒有多餘的運力來拉這玩意。

於是電爐鋼專案就成了穿越眾唯一選擇。

......

窯區的電力資源有很大潛力,尤其是後來進口一批鋰電池電鋸後,伐木效率大增,每天光是木料廠出產的下腳料都用不完,這一次的3噸小電爐專案之所以上馬,就因為眼下的電力資源充沛。

不過想要發揮資源優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窯區基地一開始只有一臺發電機,是6000KW的小型西門子汽輪機。這套發電機組足夠將現有的包括木料廠,磚窯,小農機,照明在內的所有用電專案包圓。

然而電爐一來就不行了。

一臺3噸小電爐啟動後,至少要佔據三分之一的發電量。這還不是主要的,由於電爐的原理其實就是靠正負極短路產生高溫,所以電爐在冶煉過程中,電壓會出現各種波動和閃變。

只要電爐一開閘,這種電流瞬間產生巨大變化的惡劣環境,單薄的窯區電網大概當場就要給跪,所以專門建一套供鋼廠使用的電路系統就成了前提,這也是為什麼一座3噸小電爐就能用掉5箱進口配額的原因:電爐之外的裝置佔用空間太多,特別是電力裝置,要考慮到今後的發展,所以要一次到位,變壓器這些都是大號的,留夠了餘量。

圓形的小電爐是專門選購的瑞典通用公司產品,直徑不多不少,2.8米。電爐看上去體積不大,但是附帶的裝置有很多:煙罩煙管,水冷電纜,爐蓋提升裝置,臺車,渣料桶,油壓缸,液壓控制系統......

以上只是電爐部分。還有新得用來發電的一套汽輪機系統,配套的高壓供電系統,整流器,變壓器,以及低壓控制檯,各種控制箱,永遠也不嫌多的電纜......

檢測裝置:直讀光譜,熒光儀,硫碳分析儀,磨樣機......等等等等。

這些裝置足足裝了5箱,這之後高功率石墨電極這種消耗品又追加一箱......

......

窯區最早的一座磚窯已經被拆除。這座窯屬於應急產物,是老式的梯形窯,一次只能出一爐磚;後來隨著電廠啟動,制磚機開始產出源源不斷的磚坯,這座老窯很快就跟不上節奏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