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人在統治大員的前幾年,透過極度壓榨土著,每年都能收穫10萬張以上鹿皮,這些鹿皮最終全部被賣到日本。
然而好景不長,和北美野牛,加拿大鮭魚.....無數例子相同,土著無奈下被迫瘋狂捕獵,沒過幾年,鹿皮貿易完蛋了——生態被徹底破壞,直至後世,再也沒有恢復。這之後荷蘭人才開始大力招收移民,發展臺南的甘蔗種植,用來取代鹿皮貿易。
穿越眾自然不可能竭澤而漁,在他們的規劃中,島上的原住民未來全部都要移走——南洋和北美大片的種植園和牧場放在那裡,大家可以和明人一起去做莊園主。
所有治下的土著都要打散後殖民,這是基本規則,那種百十號人突然想起來自己是一個民族,天天遊街要求政府提供補貼的蠢事,穿越眾勢必不會讓它們再發生。
島上的鹿群也會保留,至少在穿越眾這個位面,臺灣中央山脈和海岸溼地裡的大批鹿群,會愉快地存活下來。
所以針對麻蕭兩社的戰爭賠償數額,羅教授也是在實地考察土著的物資儲備後,才給出的具體數字。而且他還慷慨的表示:為了保護生態,賠款可以平穩償還,允許延期......加點利息就行。
好吧,作為保留家園和老幼的代價,麻蕭兩社人民在戰敗後,不但失去青壯,又遭到滙豐銀行式的經濟侵略,今後還要面臨繁重的勞役,兩社就此元氣大傷,再不能對穿越眾的開發計劃造成阻擾。
而工作組接下來的任務依舊很繁忙:要動員土著南下燒荒開路,要協調土著去大員進行日常貿易,還要坐鎮麻豆,派人去試探北方嘉義地區的鄰居——和安雅族。
臺灣的地形很好規劃:一條平原帶圍繞著中央山脈,就像山脈四周的裙邊。這些裙邊被溪河天然分割成一個個區塊。穿越眾的勢力範圍,現在已經橫跨新港溪和曾文溪之間的區域,下一步的攻略範圍,自然就是曾文溪以北的嘉義地區。
羅教授來此的任務之一,就是調查嘉義地區和安雅族下屬各社的軟硬,評估對方實力,以便為下一次開新地圖做好準備。
像暫一營這種民兵性質的部隊,此戰後肯定會有一個修整期,士兵們這趟算是打了個肥工,他們會拿著就地兌換的工分條高高興興回家,然後等待下一次徵召。
......
麻蕭二社土著的臣服,給穿越眾即將施行的製鹽,造船,以及農業這三個專案掃平了外部障礙。
最先行動的是鹽場。
麻豆社降服後沒幾天,一隻300人的勞工隊伍,就開始進駐新港溪以北的一片濱海荒灘,開始艱苦的勞動——改造鹽田。
帶領隊伍的是穿越者陸海洋。此君穿越前老家在渤海灣,隔壁就是羊口鹽場,算是穿越眾裡唯一對鹽場有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