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穿越倚天:明尊張無忌> 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攻城之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攻城之戰 (1 / 2)

接著隨著一陣號角聲的響起,雙方都在做最後的備戰和動員。

儘管相隔較遠,張無忌依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洪都城牆上竄動的人影,以及那個揮舞著戰刀,不斷指揮的小將。

看到那個小將有條不紊的準備著,張無忌當下也起了愛才之心。

朱文正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洪都之戰以兩萬兵馬,成功抵禦住了六十萬大軍的進攻,這堪稱古代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了。

不過隨後張無忌便又嘆了口氣。

現在他倒是很理解曹操,那種惜才但卻不得的悲哀感。

若是其他的人話,張無忌倒想試著以高官厚祿勸降一下。但這朱文正是個特殊的人物,他是朱元璋的血脈至親,親侄子。在大明立國後,朱文正的後人以皇親貴胄的身份受封郡王銜。

雖然最後朱文正的下場也是受了朱元璋的猜忌,鬱鬱而終。但一向殺伐果斷的朱元璋沒有殺他,而且還讓子孫承襲王位,足見這對叔侄關係的牢不可破。

儘管張無忌惜才,但大才不為我所用,那就只好“揮淚斬馬謖”了。

朱文正那邊緊鑼密鼓的準備著下一輪的守城。

而陳友諒這邊也做好的最後的準備,一排排弓弩手,也已經站在敢死隊的身後,準備好了。

而各種床弩,硬弩,拋石機都已經蓄勢待發。只等著最後的進攻鼓聲響起,大軍隨即開始進攻。

不過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火炮,但現在這個時代的火炮更多的是用來守城。而真正攻城的武器還是拋石機,回回炮。

因為這個時代的火炮和火藥還處於最初級的階段,火藥威力不大,彈丸拋射的高度也不高,殺傷距離也不是很遠。

而且這個時代的火炮仍是以銅,生鐵鑄造。比起近代合金鋼材製作的來,強度遠遠不及。

而且火藥也沒辦法標準化,火藥放多了容易炸膛,火藥放少了達不到殺傷效果。因此火炮與初級火銃之類的火器在這個時期多用來居高臨下的防守,而非是攻城拔寨的佯攻。

在一刻鐘後,悠揚的號角聲再度響起。而伴隨號角聲的則是響徹四野的擂鼓聲。

古人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擂鼓而進,鳴金而退。是冷兵器時代不變的真理。

隨著鼓聲大作,陳友諒麾下的攻城隊伍,瞬間士氣高漲。

扛著雲梯的工程兵們,在百夫長的指揮下第一個發起了衝鋒。

而手執刀盾,身披甲冑的攻城敢死隊,以第二方陣的序列跟隨工兵們衝鋒。

隨著工兵和敢死隊衝了上去。弓兵部隊在各百夫長的指揮下,以床弩,硬弩,重弓朝著洪都城一頓拋射。以箭雨掩護攻城部隊的進攻。

張無忌此時坐在山頭的樹幹上眺望著這場古代的攻城戰鬥,一時間有些忘我了。

雖然他之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他還是被這大場面震撼到了。

在以前,他只在電視上看到電視劇當中描述的攻城戰鬥。但或許是因為經費,亦或者是考慮到群眾演員們的安全問題。那場面也沒辦法真正的還原出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