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本,知道是什麼意思:講述兩個小女孩不同的人生軌跡…
一個特叛逆,六情不認,最終自殺——削肉還父剔骨還母;另一個則被被磨掉稜角走向正軌…
但是電影拍出來後,真尼瑪沒看懂…
包括李曉峰的第二部作品《追·蹤》,其實那故事講的也不好,一部犯罪片,一點凌厲的氣質都沒有!
沈明之所以沒接《風平浪靜》,還有對導演能力的不信任…
但他劇本、創意都很好…
尤其是《風平浪靜》,那本子絕了!
然後看到了剪輯後的電影…
他…他居然沒看懂!
沈明是看過劇本的,對整個故事的脈絡、邏輯都已經掌握了,就這樣,他還沒能看懂《風平浪靜》…
“你拍的什麼玩意?是按劇本拍的嗎?”
“給了你章宇、宋嘉、王彥輝、陳婧,你就拿這個東西出來糊弄?”
“你知道這電影花了多少錢嗎?”
“…6000萬!你知道六千萬是一種什麼概念嗎?”
“兩億才能回本!”
“…別說給你禁了,就你現在這樣,能找到發行方嗎?”
沈明直接罵了起來…
他也是投資方之一…
……
現階段華語電影創作與市場關係,就九個字:別糊弄、別陶醉、用心拍;
但是呢,很多導演真的就做不到這九個字!
但凡基本功夠用的,以如今的市場容量,票房準保破三億。
“我也有責任,他拍電影的時候,我沒在旁邊盯著,任由他自由發揮了…後期剪成這樣,確實沒想到!”
“博哥,現在的市場跟以前不一樣了,口碑和票房雖然成正比,但也要看電影的屬性。”
沈明還是有點憤懣:“就剛才,我看了一遍居然沒看懂,角色完全就是憑空出現的,就不能作些常規的敘事嘛?好好的一部殺人事件,你可以倒敘,可以順敘,甚至可以多線敘事,但你不能完全打亂時間線,亂線敘事,對空間造型或環境語彙一無所知的人,別談什麼影像真實感,人必須生活在環境中!”
“所以,讓他補拍,我們再重新剪輯…”
沈明擺了擺手:“不能開這個頭,要是以後也有導演這麼幹,那咱們光給人擦屁股吧!”
明仔能理解黃博,他覺著可惜,因為演員表現真的很棒。
其實沈明自己也覺得這個戲的演員表現真好,但,電影是空間、是環境、是情境、是情緒…
不應該只是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