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寶樹這幾天,沒什麼事幹,也幫忙去修建一下城池。
城牆上,熟人挺多,謝寶樹每天跟他們聊聊天,日子倒也過得不錯。出去那些大修士,其實還有很多境界不高的修士,來這裡幫忙。
吃飯睡覺,成了大問題。
有些人就是席地而睡,但事實並非如此。士兵們如果只是單純的席地而睡的話,這與直接向敵軍舉手投降其實沒什麼兩樣,其實,士兵們在應對晚上睡覺的問題上,還是十分講究的。
首先,睡覺會有帳篷,而且這些帳篷不需要士兵到達營地之後自己搭建。軍隊中有著明確的分工,打仗計程車兵們除了打仗之外,幾乎什麼都不用做。在他們身後,有著一支強大的後勤部隊——“輜重部隊”。
輜重部隊計程車兵屬於是後勤隊伍,不負責上戰場打仗。他們比軍隊更早出發,負責往確定好的安營地點運送糧草物資,並進行設防、安營、埋鍋做飯等工作。在軍隊中,他們是“保姆”一樣的存在。在士兵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之時,他們就在身後,將所有的生活瑣事統統解決,使士兵們能無後顧之憂地在場上作戰。
其次,夜晚的營地會有專門的哨兵負責巡邏,他們的職責是保護營地與糧草的安全。哨兵通常是兩班倒或者三班倒,兩三個小時就換一批,這樣一來,哨兵們也能獲得充分的休息時間。
輜重部隊在日常生活中,給士兵提供極大的便利,而哨兵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但即便如此,士兵們也依舊不能睡個安穩覺。敵方隨時可能發動夜襲,士兵們時刻都要保持警惕。
士兵們在晚上睡覺時,經常用箭筒當枕頭或者乾脆把耳朵貼在地面上睡,因為睡覺時很難感受到空氣中的聲音,枕著箭筒或是把耳朵貼在地面,聲音透過地面傳到耳朵中,會更容易令人感覺到異樣。這樣的方法有助於士兵們採取緊急措施,應對偷襲。
戰場之上士兵們的狀態,遠比這個要慘烈得多。因為一場戰役,絕不是一兩天就能結束的,經常是長達幾個月,甚至是半年以上的持久戰,士兵們長途跋涉,並且時刻都會有生命危險,即便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能放鬆警惕。
因此,一場戰役下來,士兵們承受著生理與心理長期的雙重考驗,而這也是士兵們在打完仗之後,通常要好幾個月才能完全恢復過來的原因。
大唐的神臂弩號稱威力大,步人甲則是重量著稱。所以不少人印象中,唐軍應該是那種手持強弩的鐵罐頭。但是如冷兵器研究所之前一些科普的,現唐軍有不少弩兵防禦不足的記載,而且唐軍不少軍隊的披甲率也一般,有的部隊甚至直接用綿裘代替鐵甲。
如果不是財力和缺鐵,唐軍的弩兵缺乏防護,那就是作戰習慣問題了。唐軍隊非常依賴弩,唐軍因為依賴弩導致不少弩手都不會用弓了。,因為江淮地區本身就是以弩手出名。所以弩的意義更加明顯了。在蘄州保衛戰中,唐軍武庫弩箭高達三十萬支,床弩七十五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