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哥倫比亞影業後,索尼影業擁有了美國電影19%的市場份額,和時代華納、迪士尼成為了好萊塢大公司中的「上三常」,三者佔據了美國電影業務65%的市場份額。
剩下的35%才是派拉蒙、二十世紀福克斯、米高梅等大公司和眾多獨立電影公司的市場份額。
不過眼下的索尼影業並沒有他們表面所展現出來的那麼風光,好萊塢存在了大半個世紀,裡面遊戲規則遠不是用錢就可以輕易打破的。
自從併購了哥倫比業影業,四年時間裡,索尼影業虧損不斷,虧損的嚴重程度甚至已經波及到母公司,極大的拖累了索尼的發展。
1989年索尼的淨利潤還高達1200億日元,到了1993年淨利潤卻僅有120億日元,四年淨利潤暴跌90%。
在如此情況下,索尼影業還要收購林氏影業,默多克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影響到一家世界級公司的決策,這個決定必然是索尼公司經過深思熟慮才確定下來的。
至於原因,近年以來索尼的戰略正由「硬體帝國」逐漸向「軟硬結合」過渡,索尼當家人盛田昭夫更是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透露過他締造「索尼影音帝國」的夢想。
現在的索尼影業雖大,但大而不強,在好萊塢尚且沒辦法如魚得水。
但要是收購了林氏影業,情況立馬就會變得不同了。
別看林氏影業在美國還無法跟好萊塢大公司手腕,但跳出美國的視角看去,它卻已經是這世界上頂尖的電影公司之一。
否則也不會被香江資本追捧到市值逼近30億美元,要知道這個市值即便是在好萊塢,也僅有「上三常」才能做到。
一旦拿下林氏影業,索尼影業將會成為一家橫跨東西半球的影業巨無霸,立馬穩坐好萊塢頭把交椅。
同時林氏影業強大而成熟的產業鏈,也將為索尼影業提供巨大的增長動能,
說不定可以一舉將索尼影業從虧損的泥沼裡拯救出來。
這玩意跟炒股補倉有點類似,越虧越買,不斷的拉低成本,再悉心經營,趕上風口便能一飛沖天。
「可他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萬一收購真的達成了,不是等於給我們輸送彈藥嗎?」陶玉書思付著說道。
「收購成了是輸送彈藥,可要是不成呢?」
陶玉書沉吟道:「你的意思是他是想借此牽扯我們的精力?」
「更準確的說是讓你動起來。這就跟兩軍對壘一樣,風林火山,各有其勢。
但現在是他攻你守,他在暗你在明。
只有讓你動起來,他才能抓到你的破綻。
不動如山,動則疾如風、侵略如火。」
陶玉書緩緩頜首,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默多克確實在給她布一盤大棋,唯一差的就是一個直接證據。
「先讓他折騰吧,我自然不動。」陶玉書沉著的說道。
今年的除夕夜,燕京城裡格外的安靜。
去年政府討論了一年,最後決定市內禁放煙花爆竹,往年伴隨著煙花爆竹聲的消防出警聲「寂寞」了下去。
除夕之夜,承載人們歡聲笑語的火樹銀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萬家燈火凝聚於夜幕之下沉靜的美。
今年陶希文依舊是人在美國,電話拜年,讓家裡人牽腸掛肚。
「你說說這孩子,怎麼就這麼肇呢?家裡又不是缺錢,非得要打什麼工!」趙麗接完電話後止不住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