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雞盜稻童筒打。
這個上聯簡略生動地描述出了一個生活場面:
餓慌了的雞偷食了稻穀子,一個小孩用竹筒追著打。
其中用到了四個名詞:雞、稻、童、筒。
還有一個形容詞:飢。
以及兩個動詞:盜、打。
此外,這七個字裡還有三對諧音:“飢”與“雞”,盜”與“稻”,“童”與“筒”。
講道理。
光是動詞名詞形容詞的前置條件下作對,已經是頗有難度了。
更別說這幅下聯,還必須達到上聯的諧音標準,著實是讓人看著就頭疼。
林知白有系統兜底,哪裡不會點哪裡,自然是不慌不忙,不過李柏等人的臉色卻是瞬間大變。
這不是他們一時半會能想出來答案的。
哪怕有十分鐘的構思空間,也依舊是嫌短的。
但主持人可不會管這些,他在徐海雲出題後便開啟了本題的倒計時。
直播間裡。
解說們忍不住感慨:
“這個上聯的難度不簡單啊。”
“主要是前置條件實在是太多了。”
各洲的觀眾更是腦袋瓜子嗡嗡的,這題他們是一點頭緒都沒有,甚至都沒太看明白,還是聽了解說的解釋才恍然大悟。
“太難了!”
“各種名詞動詞形容詞!”
“最誇張的是,要有對應的諧音!”
“諧音梗其實不高階,但用在這個上聯裡卻恰到好處。”
“這幾位能想到下聯嗎?”
“不好說。”
“該不會全軍覆沒吧?”
“應該不至於!”
“動了,林知白動了!”
就在彈幕紛紛中,林知白提筆,大家透過鏡頭看到他在紙上緩緩寫著:
暑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