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馬周這邊的神情,魏叔玉眼神一動,並沒有著急過去,而是輕聲問道:
“怎麼,馬先生和他們有過節?”
聞言,馬周搖了搖頭,嘆氣道:
“和這些年輕人倒無甚關係,不過與他們背後的家族倒是有些牽扯。”
馬周露出一抹回憶的神色,在一旁解釋道:
“昔年我年幼時,家父曾經託人將我所作之文章,拿與那王姓人家,想要讓對方指點一二,卻不曾想,對方連看他都不看,直接揉作一團,扔在了地上。
我那時年幼,卻一直記得那戶人家的神情與話語,那人說山裡的猴子,還想爬到堂前,學人說話,真是笑話!”
“你馬家是何出身?祖上又任何職?噢,世代務農啊,連寒門都算不上的東西,就想讓老夫調教?
嘿,你們可知道孝廉,這類好頭銜有何用處?今日老夫心情好,便提點你們一句,這些名額,乃是上天賜予我們世家,永保富貴的,豈可用在你等身上,白白糟蹋東西……”
馬周聲音很輕,語氣中卻帶著說不出的諷刺,魏叔玉沉默著沒有作聲。
後世常說什麼寒門出貴子,可問題是人們首先搞錯了什麼叫做寒門。
歷史上,能稱得上寒門的,潛臺詞便是你家裡首先得闊過。
什麼,你說你只是平民?
那不好意思,你連稱作寒門都沒資格。
過了一會,魏叔玉看著馬周,說道:
“我曾聽聞,荊棘叢中亦可生參天之木,寒門之內自有凌雲之志!英雄何必問出身?
馬先生若是得空,可以去我那學堂看看,你是文章大家,若是他們能得到你的指點,說不定這一次科舉,還真能出成績呢!
”
“嘶……”
聽到魏叔玉的話,馬周神色一怔,眼眶一下子紅了起來。
心裡彷彿有一團什麼東西,一下子被點燃了一般。
果然還是恩公懂我啊!
馬周悄悄擦了擦眼角,問出了一個自己一直好奇的問題。
“恩公以為,科舉之制真的有用?據馬某所知,現如今朝堂之上,那些中舉者,莫不是出自各大世家之後,依我看來這科舉亦不過是那些豪門多走了一層形式罷了,並沒有根本達到當初建立科舉制度的初衷,恩公學識淵博,自當已經看出來了這個裡面的問題,為何還要執迷於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