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裡,這些時間就都加入了跳長繩的訓練。
但是,到了男生能跳600下,女生能跳400下的時候,成績一下子又陷入了停滯了。
雖然平均算起來,男生一秒鐘能跳兩下,女生一秒鐘一點五下也算是不錯的成績。
不過比起記錄的1227下似乎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於是,關老師又陷入了思考。
確實,似乎剩下的這200下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了。
於是,關老師只好在接下來的大課間去觀摩去年創造成績的初二班級的情況。
畢竟,有時候撓到禿也想不明白的事情,看一看人家怎麼做就會顯得恍然大悟。
果然,看著初二的那個班級,關老師馬上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來,這事情比想象中的要簡單。
一開始關老師的思路完全錯了。
雖然初二的同學在耐力上可能比初一的學生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那種提升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去年那個班也是初一。
所以,這個班的跳繩不只是靠跳繩速度贏得比賽的。
甩繩的高度,甩繩的幅度,站隊的方式都對結果有一些影響。
畢竟,整個比賽過程中上限最高的是甩繩的兩個人,所以如果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儘量近,甩繩的高度也在大家熟悉的情況下儘量低,那麼跳繩的人的進出就會更快。
與此同時,由於兩個搖繩的人的距離的接近,個人也就減少了大約兩端減少的搖繩距離。
因為,在俯瞰圖中,跳繩者要移動的距離會由於這個搖繩距離的減少而相應的減少一段。
而搖繩的人距離接近,搖繩的幅度減小又一定程度避免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搖繩的人逐漸有些力氣不足的情況。
畢竟,全程穩定的搖繩是大家跳繩速度穩定的保障。
於是,關老師接下來兩天的大課間開始調整這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搖繩的方式。
而這,又是一個比較痛苦的過程。百镀一下“真實的視角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