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個個音調彷彿都在訴說著什麼。
一方面似乎在讓人回憶過去的艱難,現在生活的來之不易。
另一方面,似乎也鼓勵著大家繼續向理想前進。
似乎,這個管絃樂中描述著一個回憶過去展望明天的場景。
於是,吳真實開始思考到底在一個什麼時期會有這樣的場景?
一下子,吳真實開始思考起各種場景來。這首管絃樂中多次出現的《義勇軍進行曲》的音調似乎是一種非常好的線索。
於是,奪得第一枚奧運金牌的過程,加入聯合國的過程等等場景一下子都進入了吳真實的腦海。
不過,似乎都不對,因為這個管絃樂描述的似乎是更重要的也是更為艱難的事情。
這麼能抒發感情的曲調和這麼嚴肅的內容交融在一起而如此和諧,似乎是真正親身經歷過那抗戰以來的艱苦的歲月的人才有可能寫出來的。
畢竟,這光憑音樂就能讓人腦海中浮現出壯麗的畫卷是吳真實之前所不敢想象的。
接著,似乎又是另一個熟悉的曲調出現了,那就是《東方紅》。由於這首歌是小時候,奶奶經常有事沒事會唱的,所以吳真實顯得很熟悉。
於是,吳真實明白了,這首管絃樂描述的似乎是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門廣場,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
因為,這個確實是無數革命先輩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正是在這個時候,看著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人們才會有著這樣的感覺。
正所謂苦盡甘來,中國人們站了起來,自1840年以來的一百餘年確實有著太多的屈辱,而這一刻以後,所有的不平等條約都成為了過去。
就是在這樣的時刻,人們才能“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的同時憧憬未來。
就像拿破崙所說的那樣,東方那片遼闊的土地上是一隻睡著的雄獅,而這個時候,這隻熟睡的雄獅終於站了起來!
於是,吳真實就愈加的覺得這首旋律偉大了。。
畢竟,這首管絃樂可以讓20世紀末涉世未深的人感受到這一切,而這已經離樂曲所描述的場景過去了不少歲月。
接下來一段則是在類似《國際歌》的旋律下,逐漸的到達了整個管絃樂的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