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另外那個,別多想,一想就要道心不穩。
一人單挑十一人,卻是一種全方位的碾壓,修為境界,心性,劍術,術法神通,拳腳,各類手段的銜接……
算了,那個傢伙根本不是人。
庭院十人,發現陳平安和寧姚,以及宋續都憑空消失。
而那宋續環顧四周,則是發現其餘十人不見了,只剩下坐著的陳平安和站著的寧姚。
陳平安雙手籠袖,問道:“宋續,你那把飛劍叫什麼?”
yīn陽家五行一脈的修士隋霖,能夠逆轉光yīn流水,這可是極其稀罕的天賦神通了,只是施展起來,禁忌極多,越是不靠身外物,越會消磨道行,原本以隋霖的當下地仙境界,可能撐死了施展一次,就會直接崩碎長生橋,就此斷絕修行路。多半是旁人有一種串聯眾人的術法神通,使得其餘十人,能夠幫著隋霖分攤這份大道傷害,才讓隋霖甚至無需跌境,最終只是消耗那些金身碎片。
極有可能是宋續那把本命飛劍的某種神通使然。
宋續答非所問:“飛劍名為‘驛路’。”
陳平安笑道:“君子養心,莫善於誠。宋續,知道我先生這句話,在說什麼意思嗎?”
宋續不可能單憑一個金丹劍修,或是什麼大驪宋氏皇子的身份,然後加上一把輔助隋霖逆轉河流的本命飛劍,就可以擔任一座小山頭的領袖人物,而且還能服眾。
宋續猶豫了一下,有些神sè複雜,輕聲道:“還有一把飛劍,名為‘童謠’,是國師幫忙取的。”
陳平安眼神柔和幾分,開始閒聊,問道:“二皇子殿下,在陪都那邊,跟你那位皇叔見過面了吧,聊得多不多?”
宋續沒有藏掖什麼,點頭道:“見過三面,兩次是議事,一次是私底下,不過聊得不多,但是我知道皇叔很照顧我,只是因為某些顧忌,皇叔不好與我多說什麼。”
陳平安點點頭,微笑道:“宋集薪這傢伙,跟我是多年的鄰居了,他打小就藏不住話,好的壞的,都嘴巴不把門,還喜歡正話反話說,如今好多了。”
記得當年自己背了一籮筐野菜回家,手裡用狗尾巴草串了不少溪魚,要貼在窗臺上曝曬成小魚乾,宋集薪當時就蹲在牆頭上,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本事不小,他就想要跟著一起耍。本來這都沒什麼,宋集薪偏要在末尾加一句打賞銅錢。陳平安那會兒只說不用給錢,宋集薪反而就不樂意了,陳平安也總不能求他跟著一起上山抓蛇、下水摸魚,就此作罷。
以至於在陳平安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但凡聽到或是想到矯情這倆字,就會立即聯想到這個多年鄰居的宋集薪。
陳平安笑呵呵道:“宋續啊,你這個皇叔,一身的臭毛病,唯獨有一點比較湊合,就是多少剩下點良心。”
宋續臉sè古怪。
又記起了眼前這位意態閒適的青衫劍仙,如果按照年紀,好像確實算是自己叔叔輩的。
而宋續這位大驪的皇子殿下,他印象中的皇叔宋睦,負責為大驪朝廷坐鎮第一線戰場的權勢藩王,風神俊秀,性格沉靜。
雄才偉略,戰功彪炳,當時皇叔在山上和大驪邊軍當中,就已經威望極高,但是到了宋續這邊,眉眼溫和,皇叔既在暗中,對他這個侄子頗多照拂,又不違反大驪律例,極有分寸。
對此父皇沒說什麼,母后私底下與宋續笑言,你要多多與皇叔親近,都是親人,不能疏遠了。
陳平安擺擺手,“以後好好修行。”
宋續抱拳。
下一刻宋續便見著了庭院眾人,只是道錄葛嶺和陣師韓晝錦又不見了。
陳平安在葛嶺這邊,只是問了些邏將事宜,本就是個幫助官府巡山的不入流官職,既要維持山中道館的治安,同時也會監督度牒道士的作為,很多時候還要為那些花錢入山開設醮壇的達官顯貴,護道開路,其實說來說去,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
到了韓晝錦這邊,陳平安對這個出身神誥宗清潭福地的陣師,笑道:“韓姑娘,我有個朋友,精通陣法,天賦、造詣好得不行,以後如果他路過大驪京城,我會讓他主動來找你。”
韓晝錦大出意料,本以為是被興師問罪來著,不曾想還是好事臨門?她打了個道門稽首,與陳平安道謝,她自然相信這位隱官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