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山上山下,不管是誰,都會做些不像自己會做的事,不像是自己會說的話。
陳平安苦笑道:“因為我一直在追求那個所謂的‘無錯’啊。然後攤上了個比較心狠的師兄。”
在書簡湖,自碎金sè文膽,陳平安就等於徹底失去了修煉出儒家本命字的可能性。
更大的麻煩,還不是什麼註定陳平安這輩子都當不了文廟的陪祀聖賢,而是失去了某種聖賢道理的無形庇護,不然陳平安在心境上,就像置身於一座心湖虛相中的文廟,那個粹然神性顯化而生的陳平安,自然無法興風作浪,結果崔瀺直接斷絕了這條道路,這就使得陳平安必須靠自己的真正本心,去與自己互為苦手,相互拔河,一決生死,決定自己最終到底是個誰。
先前陳平安好不容易走了趟劍氣長城,以及藕花福地,其實已經不那麼喜歡一味否定自己,結果到了書簡湖,師兄崔瀺就像直接給了一記迎頭悶棍,一盆冷水澆頭,將陳平安徹徹底底打回了原形。
你陳平安不但會犯錯,等你讀書越多,安身立命的本事越大,還會犯下更大的錯。
師兄就只給了陳平安兩條路,一條道路,練劍學拳依舊都無礙,只是在心境上要麼逃禪,或是轉去修行類似道門心齋的守一之法。另外一條,就是繼續走老路,但是你偏偏成不了儒家的道德聖人。
我與我互為苦手,周旋久?
反正師兄崔瀺覺得師弟陳平安還不夠苦,不夠久。
所以先前那個白衣陳平安,失去了所有的人性束縛,才會以一種神靈之姿,來到人間,然後就是一場勝負毫無懸念的大開殺戒。
而且這還是他故意收手了,如果不是他自己說的,太過束手束腳,陳平安又趕來太快,這袁化境在內十一人,下場只會更慘,生不如死,是一種他們絕對無法想象的處境。
只說作為陳平安學生的崔東山,那一手袖裡乾坤神通。
陳平安只是一直刻意不去模仿而已,如果陳平安後知後覺,遲遲沒有趕來客棧,任由他在此興風作浪,只說一手袖裡乾坤,再加上畫師改豔的那份描眉神通,配合他對人性的抽絲剝繭,只需稍稍模仿鄭居中和吳霜降的行事風格,將眾人的心性、記憶肆意調遣、分離、整合,就能讓所有人宛如一個個“身在夢境不知夢”,到最後“清醒”過來,天曉得那會兒的十一人會是誰。
寧姚想了想,發現自己想了也沒用,她就乾脆不想了。
先前陳平安去了城外,她與文聖老先生議事,說那五彩天下的機緣事,老先生當時花生就酒,感慨一句,能睡之人有福氣,立志之子多苦想。
寧姚收劍歸鞘,仙劍天真重返背後劍匣,她看著那個袁化境,說道:“既然大驪這麼有本事,換個劍修有什麼難的,反正現在還沒補全地支,缺一個跟缺兩人,差別不大。”
陳平安心聲笑道:“這傢伙的私心當然不小,不過勉強算是在他這個位置上,做了件分內事。不過這筆賬,有的算。”
陳平安甚至可以想象,這十一人當中,極有可能不止一個,在未來試圖打破元嬰瓶頸時,所遇到的心魔,正是自己。
比如苦手,女鬼改豔,餘瑜,隋霖,還有那個被槍尖挑在空中的陸翬,興許將近半數的修士,都是有這個可能的。
陳平安試探性問道:“要不你先回客棧看書?我還得在這邊,再跟他們聊會兒。可能會比較無聊。”
寧姚直截了當問道:“怪話多不多?”
陳平安神sè尷尬,抬起雙手,拇指食指輕輕捻住,“可能會有那麼一點。”
寧姚點點頭,她不走了。
當年在劍氣長城,她都沒去過避暑行宮,親眼見過陳平安的排兵佈陣,也就沒機會親耳聽隱官大人是如何飛劍一籮筐了。
陳平安坐在臺階上,重新祭出籠中雀,說道:“勞煩諸位大爺,耐心稍等片刻。”
庭院中無一人有異議。
甚至有些珍惜當下的這個陳平安了。
最少這傢伙好歹願意講點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