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玄幻魔法>劍來>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明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明天 (1 / 6)

流霞舟啟程,渡船倏忽千百里,雲海之上留下一條極長的痕跡,如木匠弾墨線。

既然著急趕路,劉蛻便無所謂那點靈氣消耗,將流霞舟的速度提升到極致。

陳平安敲響屋門,寧姚開了門,手裡還拿了本書,陳平安瞥了眼封面,是一部話本公案小說。

寧姚說看看陳平安的現況,陳平安便屏氣凝神,開啟層層禁制,敞開人身天地心扉。

她凝出一粒芥子心神,仔細看過了陳平安的心相天地,於混沌一片中呈現出鴻蒙初開之跡象,在那天幕處,厚重的青色雲海出現一個巨大的窟窿,如神靈張開一目,目力所及的“視線”,顯化出一番景象,便是那無限的天光灑落人間,輝煌壯麗得宛如一輪不斷熔化的烈日。

一條接引青天的巨大龍捲,始終繞開那些不斷熔化墜地、固化、越來越厚重、高大的金色地基,蘊藏著靈氣、道韻、拳法、劍意的陸地龍捲,用一種好似苦苦追尋同道知己者的孤獨姿態,在大地之上不知疲憊的旋轉,裹挾著一股磅礴的蠻荒氣息,古老沉重,沉默無聲,宛如一尊頂天立地、圍繞一座名為“永恆”的年輕神臺、欲想高歌娛神而終於無聲的大巫。

一起站在陳平安臨時幻化而出的天地一隅孤零零的山巔,寧姚眺望天地中央的奇異景象。

沉默許久,寧姚開口詢問了桃符山丁道士的飛昇法和那幅大驪山河證道圖。

陳平安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寧姚只說想法很好,就再無下文。

陳平安揮了揮袖子,那處中央地界的金色“高臺”,又有異象生髮而起,一個心念如石子,丟入水中便濺起水花,“水花”便是“落魄山”三個字,金色文字一閃而逝,落回高臺,如雨滴融入水塘,只是很快就有一條金色長線驀的如仙人身形“上升”,當空劃出一道弧線,飛昇至青天,彷彿是人心與天心相抵,一觸即落,金線變作銀色光線重返人間,雪白顏色在大地之上鋪散開來,恍惚朦朧間,便矗立起一座落魄山,之後是憑藉記憶“營造”出來的槐黃縣城,披雲山,大驪京城,書簡湖,紅燭鎮,綵衣國胭脂郡,老龍城,正陽山,仙遊縣,中部大瀆……直到最新逛過的邱國京城。一座混沌如夜幕的寶瓶洲版圖,城鎮,道場,山川河流,如盞盞燈火依次亮起。而每一粒光亮,未來都將都對應著陳平安的一座氣府。

每一地,又有各色人物坐鎮其中,栩栩如生,神態各異,身高極其懸殊。

這是陳平安苦心孤詣,可謂竭盡心力,耗費精氣神,對“天地造化,目擊道存”的一場別解。

寧姚掃了一眼,看出光亮的數量,距離陳平安找出一千一百有餘的人身穴位,約莫還差三百來個“地點”,她問道:“接下來要以青色符紙造畫符,造就出幾副堅韌分身,便於同時分神遠遊三百餘處?就能夠補全這幅飛昇合道圖?這個過程,大概需要花費多久光陰?一年,十年?”

陳平安說道:“先潦草粗略逛一遍,補齊數量了,不用話費太多時日,將那九個符籙分身一口氣撒出去,估計半年就夠了。到時候能否證道,想必那一刻,心裡是大致有數的,如果有六成把握就閉關,先開臉,再點睛,力求飛昇。如果感覺把握不大,連六成都沒有,就再精益求精,以真身徒步遊歷山河,逛一遍未曾涉足的寶瓶洲地界,也將去過的那些重要地方,‘描金’一次。”

寧姚問道:“後邊補上的新鮮人物和場景,只是看過就能作數?”

陳平安搖頭道:“新舊兩撥人、地和景象,只是看過都沒用,這種存想,缺了筋骨,憑此營造出來的心相天地,就是一座搖搖欲墜的空中閣樓,很容易山河變色,一下子從青綠山水變成工筆白描,被這裡的光陰長河隨便沖刷幾遍,便如碑文漫漶不清。所以我還需要一條虛線,將很多人物、地點串聯起來,這根線,就是大驪新任國師鈐印在各種公文、國書上邊的印章,舉個例子,邯州副將黃眉仙,接下來會升任某州將軍,國師印為主,吏部、兵部兩部堂官印章為輔,三方印章一起蓋下去,我與黃眉仙以及那個州的兵家武運,就有了一種看似縹緲實則不虛的人天感應。武將是如此,各州文官升遷亦是同理。尤其是我接下來親自住持合併數州作一道的大驪朝廷改制,更是一種烙印,是國師把持朝政的權柄延伸,就像山上所謂的道化。”

寧姚點頭道:“有路可走,不怕天黑。”

陳平安笑道:“一語中的。”

寧姚想起一事,疑惑道:“為什麼還留著那根紅繩?”

她跟陳平安之間的姻緣線,她這一端的紅繩,當年早就請老大劍仙斬斷,不知為何,陳平安只是不肯將其斬去,始終保留至今。

陳平安笑道:“就當是留個念想。”

分賬而得的三十六塊琉璃碎片,陳平安只留下最大一塊和最小一片,以備不時之需。比如前者,就是為張嘉貞提前預留的。至於後者,以後遊歷浩然天下,相信總有那有緣者待之。

其餘琉璃碎片,都被陳平安煉化為“兩人”的純粹金身。

陳平安抖了抖袖子,兩副金身化做兩道金光去往遠方,分別在天地東、西兩地現身。

一位是頭戴紫金道冠、身穿羽衣的年輕道士,化名“任公子”,道號“齊諧”。

道人無面,背木劍,手捧鐵鐧,腰懸一方符印。好似被陳平安捏泥人,隨手抹去了五官容貌。無臉的年輕道士身邊,還懸空有一副寶光煥然的五彩甲冑,仿製吳霜降那尊法相披掛的鎧甲。

一身裝束,可謂繁華至極。

另外一位容貌介於少年和青年之間的純粹武夫,是當年搶先一步離開城頭,去與離真對峙的陳平安,這大概就是陳平安心目中最契合“氣盛”二字的自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