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永豐點點頭。
陳平安說道:「讓曹耕心和趙繇也來一趟。」
刑部趙繇,吏部曹耕心,兩位年輕有為的侍郎,自然都是有資格列席小朝會議事的,只不過今天有事需要碰個頭。御書房的小朝會,按例六部尚書在內的大九卿,還有小九卿,再加上六部侍郎,宗人府負責人,負責京畿治安的將軍等,都可以參加,但不是一定需要次次列席,某些小朝會,一部尚書都可以「告假」缺席。
兵部吳王城當然也是官場紅得發紫的朝廷新貴,再加上老尚書沈沉年紀太大了,被曹枰戲稱一句是個「進氣沒出氣多」的老傢伙,所以左右兩位兵部侍郎,負責與蠻荒那邊對接具體軍務的左侍郎徐梧,就直接在衙署裡邊打了個鋪蓋,而負責國內軍務的吳王城便需要次次不落下,每天列席小朝會。
比如今天,徐梧就需要在衙署跟紫照晏氏的晏皎然,商議軍機。
也不要覺得吳王城是沙場出身,就是什麼大老粗,都是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活人。
大驪王朝這撥屈指可數的上柱國姓氏當中,翊州雲在郡關氏,吏部老尚書關瑩澈的嫡長玄孫關翳然,如今官位還低,只是
戶部清吏司郎中,距離參與小朝會,還有好幾個臺階要跨上去。幾個家族長輩,都是小九卿裡邊某個清水衙門的板凳官。
皇后餘勉所在的上柱國家族,被朝野調侃為「馬糞餘氏」,沒有京官,在大驪邊軍中卻極有聲望。
上柱國袁崇,字雲水,相貌清癯,很有書卷氣。洪州刺史袁正定的父親。
上柱國曹橋,身量雄偉,是巡狩使曹枰的兄長,曹橋還是吏部侍郎曹耕心的父親。
在大驪官場,一直有「袁曹不同路」的說法。
蘇高山,曹枰在內,目前大驪王朝總計有六位武將獲得巡狩使身份,在世的,只有四位。
上柱國身份可以世襲,巡狩使卻不能。
傳言大驪王朝目前存在著八幅升官圖,其實就是或明或暗的八條升官路線了。
同樣是上柱國姓氏的紫照晏氏,當代家主雖然是晏永豐,可真正管事的,還是幕後的晏皎然,整個大驪王朝,都由他負責調配、監察和決定大驪王朝所有的隨軍修士的升遷、貶謫。
只是可惜了那位寒素出身的大將軍蘇高山,大驪王朝首位獲得巡狩使身份,戰死沙場。
都說侍郎吳王城,身為洛王宋睦的心腹愛將,之所以能夠一路破格拔擢至京城兵部,就在於他與蘇巡狩,是一樣的底層出身。大驪朝廷中樞,必須要有幾位這樣出身的砥柱人物。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一國朝廷亦是同理。
陳平安將沈老尚書攙扶起身,一路走出御書房,離著千步廊不算遠,也不近就是了。
皇帝宋和臨時事情,帶著那位司禮監掌印太監去往別地。
作為落魄山最大的官迷,貂帽少女嘖嘖不已,這些就是寶瓶洲官帽子最大的一撥人了。
陳平安笑道:「版刻出書一事,聊得如何了?」
謝狗惱火道:「從老先生那邊獲悉,才曉得只要兜裡有點錢就能自己刻書售賣,真沒勁。」
陳平安一笑置之。
沈沉問道:「國師需不需要一身日常的官服?」
陳平安搖頭道:「不用了,太彆扭。還是跟崔國師一樣。」
沈沉又問道:「不需要公服,大祀、慶典穿的朝服呢?」
陳平安笑著點頭,「朝服肯定需要兩套,怎麼,這個錢也得我自掏腰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