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其數的賀禮當中,其中就有三郎廟秘製的蒲團,後來小陌跟山君府花錢買了一張蒲團,帶回落魄山,抽絲剝繭,將其拆解,
得出的結論,是仿造不難,就是成本下不來,一來受限於幾種關鍵材料,寶瓶洲這邊並無替代之物,再者能否量產,成本差距很大。
既然連小陌都這麼說,這就意味著三郎廟的蒲團,幾乎是一種極致了。
此外北俱蘆洲還有四個山頭,都有壓箱底的生意門路,比如老君巷的法袍,就曾經遠銷寶瓶洲和桐葉洲之外的六個洲。那會兒寶瓶洲實在太窮,桐葉洲則是因為過於閉塞。不過老君巷的法袍,早就都被瓊林宗壟斷了,傳聞那位老君巷的開山祖師,道號“雷同”的宋腴,在煉物一道堪稱天資卓絕,但是不擅經營,年輕那會兒眼界又高,不計成本,只想著打造出最好的山上法袍,結果混得飢寒交迫,後來是瓊林宗找上門,跟她談合作,從此發跡,老君巷的那種青鶴法袍,讓瓊林宗賺得流油。
而她也終於煉製出自己心目中那種可以名垂青史的著名法袍,名為“瑩然袍”,就是價格極其昂貴,是北俱蘆洲劍修之外上五境練氣士的首選,可惜老君巷每甲子才能編制出一件。
有點類似桐葉洲青虎宮的羽化丹,賣的不是神仙錢,是一份天大的人情。
至於宋腴與瓊林宗合作,她到底是碰到了命裡貴人,還是遇人不淑,在北俱蘆洲那邊,各執一端。
後來老君巷又陸續推出了幾個“聚寶盆”,例如為一洲皇帝君主、皇室貴胄量身定做的大閱甲,中看不中用,但勝在確實不是一般的“中看”,雲篆繁瑣,寶籙華美,名貴至極。
玉璞境和地仙修士,下五境練氣士,等於都被老君巷一網打盡了,再加上各國皇室貴胄,排著隊當冤大頭。
同時抓住這三種顧客,老君巷和瓊林宗,當然是財源滾滾來。
老人突然一拍椅把手,“差點忘了姜老宗主,其實才是最熟悉北俱蘆洲的人!”
謝狗扯起貂帽,看了眼周首席,她當時得到白澤的許可,跑來這邊找小陌,謝狗一開始就是在北俱蘆洲那邊現身,所以關於周首席在那邊的口碑事蹟,比較清楚。這都過去那麼多年了,每每提及姜尚真,那邊的練氣士還是咬牙切齒,人人得而誅之的架勢,姜尚真當年在北俱蘆洲造了多大的孽啊。
姜尚真臉皮還是厚,笑道:“跟北俱蘆洲買東西,只管報我的名號,但那邊是打對摺,還是十五折,我就不作保證了。”
估計那邊一聽說有姜尚真參與買賣,十個門派有九個,都會跟大驪朝廷撂下一句,只要把姜賊的第三條腿打斷,不收錢,白送!
就像那座三郎廟,姜尚真確實很熟,熟得只要在那邊冒頭,就會好好款待當年差點成為上門女婿的姜尚真了。
使用化名什麼的,本來沒什麼,問題在於姜尚真當年是同時跟兩位袁氏嫡系女修勾搭上了,談婚論嫁,都想要跟他結為道侶。
至於那座老君巷,姜尚真當然不會落下,去過幾次,單憑那邊有個女修宋腴,姜尚真就沒理由不多跑幾趟。
不過雙方倒是沒什麼故事,宋腴性格冷清,深居簡出,是個痴迷煉物的女子,看姜尚真就跟看死人沒兩樣。
但是姜尚真看她,可就覺得……驚豔了。
有些女子,光靠背影就可以殺人。
擁有這類風情的女子,姜尚真這輩子只見過三人,除了宋腴,還有一個,如今就在落魄山上。
但是姜尚真不敢動任何歪心思,兔子不吃窩邊草是一方面,何況對方可是自家落魄山的掌律!
老人冷不丁問道:“傳說恨劍山擁有六件鎮門之寶,是六把被譽為下一等真跡的劍仙本命飛劍仿劍,其中被外界清楚名字的,暫時只有四把,分別是“屍坐”,“詩鬼”,“神龕”,“須彌山”。姜老宗主知不知道還有兩把仿劍叫什麼?”
姜尚真果然門兒清,無比熟稔一洲掌故秘聞,說道:“是‘通幽’和‘英雄冢’。”
姜尚真好奇問道:“老尚書問這個做什麼?有山上朋友,手頭緊?但是這幾把仿劍,一般來說,光靠錢可買不著。”
恨劍山的買賣,歷來跟北俱蘆洲山下朝廷交集不多,主要還是門檻太高了,用姜尚真的話說,就是隻殺肥豬,坑有錢人。
比如姜尚真自己。
當年差點,只差一點,就與一位相見投緣的姑娘,買到了那把別稱“溫柔鄉”的鎮山之寶。後來還是姜尚真難得良心發現,才臨時改變主意,不然早就將那把“英雄冢”仿劍給收入囊中了,這把仿劍,可以溫養鬼將陰兵數萬,一旦練氣士祭出此物,最適合打群架。
沈沉笑道:“多年前,崔國師本想在我們大驪境內,打造出一座官辦的劍道宗門,我剛好是經手此事的官員之一,可惜沒成。”
其實按照崔瀺最早的設想,阮邛確實是那個劍道宗門的最佳宗主人選,一來阮邛本身就是寶瓶洲鑄劍師第一人,再者西邊大山中的那座龍脊山,那麼一大片斬龍崖,可以作為劍道宗門的立身之本。至於開枝散葉所需的劍修胚子,那些常年四散於一洲山河的大驪粘杆供奉,他們可不是吃乾飯的。再加上大驪地支修士,袁化境和宋續,就都是劍修出身,那麼整個宗門的雛形和框架,就早早搭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