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劍來>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書生到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書生到此 (2 / 12)

姜尚真先前在御書房看門,無聊至極,就研究屋內一眾山水神靈的穿戴細節,兩位尚書都穿著朝服,差異不多,比如腳上的靴子就不同,沈沉的朝靴,嶄新卻沾著泥土,趙端瑾的朝靴老舊卻清潔,姜尚真當時就很好奇沈沉的靴子怎麼會有泥土。大驪京城有專門售賣朝靴的老字號店鋪,有本《履中備載》,廣為流傳。京城這邊的老百姓,尤其是祖祖輩輩住在意遲巷和篪兒街附近的,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這就叫爺不爺,先看鞋。

小陌正襟危坐。

謝狗慵懶靠著椅子,把貂帽往下一拉,遮住臉龐,也不知道是睡覺還是養神。

沈沉問道:“陳國師跟北俱蘆洲三郎廟熟不熟?”

陳平安停頓片刻,想了想,搖頭道:“我確實去過幾次北俱蘆洲,但是濟瀆以北,幾乎就沒有怎麼涉足,跟三郎廟自然不熟。”

姜尚真看了眼山主。

陳平安笑道:“不過我有個劍仙朋友,他跟三郎廟關係還不錯。”

老人點頭說道:“刑部那邊打算為大驪各級供奉都弄點實惠好處,當然不是什麼賄賂了,戶部那邊都已批准了,但是駁回了刑部的幾種提案,嫌他們刑部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亂花錢,最後弄了個折中的法子,按照戶部的意思,一種是長春宮的仙釀,反正不使用者部花錢,這種酒水,如今在寶瓶洲山上可是比神仙錢還硬氣,再準備購入一批價廉物美的三郎廟蒲團。結果兵部那邊,也聽說此事,就有了想法,反正都是花錢買,買多了,說不定還有折扣,就想著為大驪所有隨軍修士都置辦一張蒲團,只是如此一來,戶部開銷就大了,沐言只差沒有搬條凳子去刑部門口坐著罵街了。”

陳平安點點頭,“三郎廟的蒲團,確實是好東西,都說一顆小暑錢能當兩顆用。”

當年第一次遊歷北俱蘆洲,陳平安就對這種山上蒲團印象深刻,在骸骨灘那邊,因為一座鬼蜮谷陰氣外瀉的緣故,在那當地俗稱奈何關的小集市,即便是大日高照的正午時分,依舊涼意遍體。大小兩座天地接壤的邊境線上,披麻宗在那些陰氣濃郁且精粹的泉眼之上,建造了一長串的茅屋道場,每座茅屋之內,都會擺放三郎廟煉製的蒲團,幫助練氣士呼吸吐納,更快汲取天地靈氣。

三郎廟是北俱蘆洲那邊最大的兵器鋪子,而且三郎廟的譜牒修士,與精通鑄造兵器一般著名的,就是他們不喜歡打架的同時,很能打,三郎廟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口頭禪,“別欺負老實人。”

三郎廟鑄造的護身靈寶甲,與恨劍山仿造的劍仙本命飛劍,還有佛光寺的三色袈裟,大源王朝崇玄署雲霄宮的鶴氅羽衣,都可算名動天下。

浩然九洲,在煉物和兵器鍛造一道,除了中土神洲,就只有物產豐饒的流霞洲,能夠跟北俱蘆洲媲美。就像太徽劍宗的老宗主韓槐子,其中有一門成名劍術,就叫“大工斬玉”,這跟韓老宗主精通法陣、符籙、煉器等“雕琢”之術有關。

實在是沒辦法的事情,本洲劍修多,一般的練氣士,出門不得多穿幾件法袍、寶甲?能夠多扛幾劍,就是多條命。

與此同時,純粹武夫也想要有幾件趁手兵器,方便跟練氣士練練手,習武練拳的,怎就不能跟上山修仙的過過招?

你買了法袍、寶甲,我就挑幾件攻伐法寶,你買了攻伐法寶,我就入手更多的防禦寶物和各種護身符,同時也偷偷搞點殺力不低的……

最終就導致北俱蘆洲的山上山下,風氣特別淳樸,性格尤其直爽,沒點“待客之道”,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陳平安曾經交給劉景龍一百顆穀雨錢,幫忙購買儘可能多的恨劍山仿劍和三郎廟寶甲,若有盈餘,再幫忙掌掌眼,買些閒散寶物,總之就是別替我省錢!

言外之意,就是我們陳山主既要質量,也要數量。

畢竟劉劍仙的面子,很值錢。

最終劉景龍果然親自走了一趟三郎廟,幫著買下了一把恨劍山仿劍和兩副寶甲。

有兩位著名鍊師的落款。一般來說,靈寶甲上邊帶名字的,都是三郎廟祖師堂供奉的手筆,有價無市,溢價很多。

後來被陳平安送給盧白象的兩位嫡傳弟子,姐弟倆,元寶元來,剛好人手一副寶甲。

純粹武夫怎就不能披掛寶甲了,江湖險惡,防人之心不可無,護身之物必須有。

後來聽白首說過,姓劉的在三郎廟那邊,又遇到了個紅顏知己,所以價格一事才那麼好說話,換個人,吃屁呢。

按輩分算,那位名義上管著三郎廟半數兵器鋪子的女修,是袁宣的姑奶奶,她與水經山仙子盧穗,彩雀府府主孫清,都是登榜北俱蘆洲十大仙子的美人,在劉景龍還是翩然峰峰主的時候,她們就對劉景龍心有所屬,反正在北俱蘆洲,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小書亭

歸功於一場場夜遊宴,披雲山寶鈔署和儀仗司裡邊的庫房,寶物堆積成山,光是將它們錄檔的目錄冊子,就有一大摞。

而且陳平安聽小米粒說過,魏山君家的這兩個衙門,佔地可大了,擴建了不止一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