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劍來> 第九百九十四章 飛鳥回掌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九十四章 飛鳥回掌故 (5 / 8)

小米粒皺著眉頭,今兒下山沒有帶行山杖和金扁擔,拽了拽斜挎麵包的繩子,點頭又搖頭,“沒有景清那麼生氣,吧?”

生氣肯定是要生氣的。

暖樹柔聲道:“老爺,如今咱們山上就冷清許多了。”

聽聽,咱們。

陳靈均豎起大拇指,笨丫頭難得說句聰明話。

就像召開了一場內部小山頭的祖師堂議事,陳平安見他們仨都意見一致,點頭道:“放心吧,我有數了。”

來到騎龍巷,走下臺階,先去了草頭鋪子,少女崔花生離開這裡,已經登上風鳶渡船,很快就是青萍劍宗那邊的譜牒成員了。

只剩下趙登高和田酒兒當店鋪夥計,見著了大駕光臨的山主,是同門更像兄妹的兩個,都立即與陳平安行禮,陳平安看了眼酒兒的臉色,放下心來,點點頭,與他們聊了幾句,象徵性翻看了賬簿,走個過場,再去隔壁的壓歲鋪子,白髮童子已經搬去拜劍臺了,除了需要給弟子姚小妍傳授道法,現在多了個編譜官的身份,每天都會去落魄山門口守株待兔,等著客人登門,記錄在冊。

在維持小鎮舊習俗“一線不墜”以及引入新風俗這一塊,騎龍巷的賈老神仙,是立下不小功勞,有過很大貢獻的。

前些年小鎮的紅白喜事,不管貧富,只要有街坊鄰居邀請,賈老神仙幾乎都會到場幫忙,從頭到尾,事事極有章法,久而久之,騎龍巷那邊出了個賈道長、老仙師,名氣越來越大,就連州城那邊,都喜歡喊賈老神仙過去鎮場子,操辦各種紅白喜事,一來二去,賈老神仙有無登門,就成了處州城比拼家門聲望的一個標杆,何況賈老神仙不求財,家底殷實的富裕門戶,給個大紅包,照收不誤,貧寒困苦之家,老神仙只是吃頓飯,喝個小酒,也從無半句怨言,之後再有邀請,老神仙一樣願意登門。

小鎮這些年每年正月初一,老人走得多,所以何時放鞭炮燃放爆竹的具體時辰,也是賈老神仙在年三十晚上,走門串戶問夜飯時,經常被問及的問題,甚至州城那邊還會專門有人在年關時節,就趕來小鎮的騎龍巷,與老神仙請教此事,免得誤了迎新吉時。

正是賈老神仙的解釋緣由和帶頭作為,使得槐黃縣和處州城,這些年逐漸有了個新習俗,因為才知道原來二月二還是土地神誕辰,按照老神仙的說法,傳聞外鄉民間早有祭社習俗。在老百姓心目中,各路山水神靈和州郡城隍老爺們,雖說神通廣大,庇護一方風土,可脾氣難免有好有壞,而且往往廟宇深沉,大殿內供奉的金身神像,高大威嚴,容易讓人望而生畏,那麼作為福德正神、卻官品最低的土地公,就是最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親民官了。因為土地廟,多與民居雜處,甚至有些“土地廟”就只是路邊鑿個石像而已。於是在賈老神仙的帶領下,信這些的家家戶戶,就養成了這天為土地公“暖壽”的習慣,與紙錢鋪置辦衣物、車馬和宅子,抬到土地廟那邊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很是熱鬧。

在壓歲鋪子這邊,發現石柔和周俊臣也在吃龍鬚麵,而且還是小啞巴下廚,石柔邀請落座,陳平安也不客氣,就多吃了一碗。

返回落魄山,各忙各去,暖樹要灑掃庭院,小米粒要和景清一起去巡山,陳平安只看到仙尉坐在門口的竹椅上,說大風兄還沒起床呢,陳平安就去宅子裡邊敲門,睡眼惺忪的漢子開啟門,彎腰扒拉著靴子,跟山主抱怨不已,說好不容易做了個好夢,今晚續不續得上都難說了。

陳平安就帶著鄭大風一起登山,來到山頂,因為集靈峰要高出天都峰,憑欄遠眺,能夠望見東邊炊煙裊裊的小鎮。

陳平安和鄭大風一起看著小鎮那邊。

只是一個看小鎮舊學塾,一個看那楊家藥鋪後院。

鄭大風扯了扯領口,輕輕嘆息。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如今小鎮熟人沒幾個人了,就連黃二孃的酒鋪都搬去了州城,多半是為了她兒子的求學,以後可以參加科舉,能夠金榜題名。

鄭大風問道:“聽說你打算去當個開館蒙學的先生?”

陳平安笑著點頭,“已經找好地方了,現在連靠山都有了。”

鄭大風好奇問道:“靠山?何方神聖?”

陳平安說道:“洪州南邊的鄆州地界,水神高釀,剛從白鵠江上游的積香廟搬遷過去。”

鄭大風啞然失笑,聽說過這位河神老爺的鼎鼎大名,簡直就是如雷貫耳,一條凜凜鐵骨擔道義,死道友不死貧道嘛。

不過鄭大風揉了揉下巴,聽說鐵券河下游的白鵠江,那位水神娘娘,在那山上可是有個“美人蕉”的綽號,仰慕已久。

陳平安說道:“龍尾溪陳氏聘請的那撥夫子,很快就要離開槐黃縣城了。以後的學塾夫子,就只能透過縣教諭選人聘任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